这样够Vibe吗?

作者:杨聃

这样够Vibe吗?0这样够Vibe吗?1前段时间,朋友指着巨幅广告牌上穿着棒球夹克的模特说:“这很Vibe,是不是?”我一脸茫然,仿佛没能对上她的暗号。经过点拨才知道,“Vibe”是社交媒体上的新晋流量标签。约从去年8月起,“Vibe”风的说法开始在国内潮流圈扩散,成为与高街风不分伯仲的现象级名词。就像高街风被提炼为“切尔西靴+紧身牛仔裤+衬衫”,“Vibe”风也有一套简单粗暴的“穿搭公式”——棒球夹克+基础款卫衣/T恤+微喇工装裤+氧化底球鞋。有趣的是,没人在华人文化圈之外将类似的风格与“Vibe”字眼挂钩。仅仅一年的时间,“Vibe”风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待遇,从人人复制到逐渐被鄙夷。氛围感美学

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是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凯恩(Ken Iijima)。日裔混血凯恩现居东京,在做视频博主的同时与朋友一起研究时尚。2019年,身穿军装风丛林迷彩夹克的照片让凯恩在潮流圈一夜成名。眼尖的人通过衣服拼布上印着的里奇·爱德华兹(狂躁者乐队已故吉他手),认出这件2001年的古着单品出自设计师拉夫·西蒙斯之手,曾在二手网站上拍出47000美元的价格,购买者里不乏有如“坎爷”、蕾哈娜一般的明星。之所以被如此趋之若鹜,是因为拉夫·西蒙斯2001秋冬秀在都市丽人和精英小伙的时髦走到尽头时,适时叛逆起来,组织了一场时尚“暴动”。作为西蒙斯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单品,它顺理成章进入Archive行列(潮流圈值得收藏的珍品,多为某个品牌或设计师最具稀缺性与历史意义的往季单品)。

这样够Vibe吗?2关注者们发现复古元素结合Archive单品为凯恩的穿搭风格标记了辨识度,像肩膀拉链卫衣搭配工装裤,脚上踩着皮靴的造型就很“Vibe”,侧重简约舒适的同时突出一两件旧物。就这样,“Vibe”风一边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一边被抽象为几点必备要素:基础单品,同色调搭配,颜色趋向低调,以米白、薄荷绿等温和色彩为主,打造平和的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使用当下爆款。示范穿搭中既有古着外套搭配直筒水洗牛仔裤,也有年代感十足的微喇叭形运动裤结合脏旧Nike Air Force 1球鞋。

想要一脚踏上“Vibe”风的顶端,首先要对于设计师有一定了解,还要花心思淘古着,门槛可不低。有人总结道:跟凯恩一样Archive选择德赖斯·范诺顿或是赫尔穆特·朗,泼墨卫衣与做旧裤子选择Gallery Dept.,棒球夹克选STüSSY,总是不会错的。

“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的德赖斯·范诺顿擅长解构设计,剪裁的细节处处透露玩味感;被称作“奥地利剪刀手”的赫尔穆特·朗以建筑结构般的技巧,将街头文化与高级时装无缝相融。Gallery Dept.则是“Vibe”爱好者选择范围内少有的新品牌,其创始人从小喜欢摆弄旧衣服,便将泼墨手绘、扎染、丝网印刷等手法融入设计之外,专注于重构复古单品。至于球鞋嘛,有人翻出鞋底已氧化的老款Dunk,庆幸不用为了追赶潮流添置新品。

这样够Vibe吗?3可以看出“Vibe”风是诸多元素的叠加,其中每项标志性单品均话题十足。以鞋为例,球鞋文化持续升温,不少高奢品牌都开始向球鞋品牌靠拢。玩家们早已习惯每星期排队、抽签买限量款,新入场的高奢品牌仅凭借搞联名远远不够。对于鞋的态度,有人千方百计地保养,有人则是随性地穿着,比如藤原浩就喜欢把球鞋穿得残旧破烂,旧化球鞋的概念应运而生。几年前凭着韩剧《太阳的后裔》走红的Golden Goose把“脏感”搬上舞台,这种效果是威尼斯的匠人通过棕刷手工进行旧化处理后得到的。

这样够Vibe吗?4中村世纪说过,“产品在变老变旧之后反而能变得更好”,他的意思当然不是指旧东西在质量上更好,而是物品与人之间的联结加深了。复古做旧元素是在球鞋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满足大家对“难以寻找到的旧款球鞋”日益增长的需求。代工做旧氧化球鞋也成为一项热门的生意,专门将球鞋漂染褪色打造出斑驳的年代感。

当泛黄中底和米白鞋带的复古感球鞋大量出现时,迎合复古穿搭的风格也越来越多,它们营造的松弛氛围最被“Vibe”爱好者所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是“Vibe”风能够走红潮流圈的原因之一。它所强调的氛围感更像是潮流玩家们之间的“暗号”,并不是说“Vibe”风一定要拥有一双AJ 1 High OG“Chicago”球鞋;某些时候,一双简单的帆布鞋搭配Dickies 874工装裤或许更“Vibe”。

这样够Vibe吗?5这样够Vibe吗?6这样够Vibe吗?7这样够Vibe吗?8最初的“Vibe”风代表的是穿搭的氛围感与态度,在与爆款对抗的同时标榜自己独特的品味。进入大众视野之后,随着更多潮牌、博主的进入,它的定义开始混乱,以穿搭公式的方式大行其道。“Vibe”风变成了寻求同类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这个“小群体”。博主们言必称“Vibe”,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风格本没有一定之规,久而久之人人都很疑惑,在线求助:“我这一身算是Vibe风吗?”态势逐渐演变成没有穿凯恩上身过的单品就不是“Vibe”。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文章《玫瑰:一种社会假说》。文中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社会,在那里,种玫瑰是属于少数人的特权,不具备特权的种植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种玫瑰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越来越多人为此奋斗终生,获得了种玫瑰的资格。这时,一位反叛者写了一本小册子,宣称人人都应该享有种玫瑰的权利。最终所有人都可以种玫瑰了,随着玫瑰的品种和数量激增,玫瑰不再是成功的标志,甚至变得无关紧要。在齐美尔看来,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虽然拥有无穷的选择,却总是倾向于从众。这也揭示了时尚的悖论:人们通过打扮来让自己融入某个群体,又想同时彰显自我特质。

这样够Vibe吗?9当穿着STüSSY×CDG 40周年的棒球夹克的“复制人”批量产生,本该最忌讳撞衫的潮流圈反而不介意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了,一派异人同衣的群像莫名有种制服般的工整。

制服的确为当代诸多时尚单品提供过不少素材,比如矿工热衷的牛仔、水手喜欢的油布面料。而第一次将工作间的制服转变为时尚身份认同的,是设计师川久保玲。

20世纪,巴黎高定工会曾立下规定,要想被称为高定时装品牌必须在巴黎拥有一间工作室,并且拥有至少20名经验丰富的女装裁缝。裁缝们都穿着两侧配有大口袋的白大褂,以便放置别针和量尺等工具。1986年,川久保玲以此为灵感,为秀场工作人员设计了一席“黑大褂”,将原本的棉麻质地替换成类似防雨绸的褶皱面料,并在背后印刷着COMME des GAR?ONS的Logo及大秀日期。这些工作服在当年引起了众多时装爱好者的关注,非卖品的属性让其在市场上一件难求。好在后来川久保玲做了许多不同面料的黑大褂,并在2018年与Supreme联名推出极具光泽感的复刻初代版本。

这样够Vibe吗?10另一个总是被提及的工作服则是马丁·马吉拉的实验室白大褂。在他的设计工作室里,模特和马吉拉本人都会穿。在经典的FW 1989 秀结尾,工作人员集体穿着白大褂谢幕更是标志性的一幕。随着山本耀司、维吉尔·阿布洛、丹母那·瓦萨利亚等设计师也都加入了工作服单品,更具时装化的改良让专属于高定时装工作室里的棉麻大褂正式走上了街头。撞“工作服”对品牌爱好者来说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如此说来,被凯恩带火的棒球夹克像极了“Vibe”风的工作服。更夸张的是“外围”形式上的模仿居然开始拷贝凯恩的拍照姿势,在分享穿搭照片时故意用帽子遮挡或截掉头部,要么则以背面示人。

终归和Normcore(性冷淡风)这类始于设计师风格的潮流不同,“Vibe”风是建立在对穿搭博主光环崇拜的基础上。当凯恩和朋友共同创立的潮牌VUJA Dé STUDIO被爆出有抄袭赫尔穆特·朗工装裤造型之嫌时,一系列相关传言开始动摇凯恩的人设,“Vibe”风的核心也随之变得可疑。愈发混乱的“Vibe”还在持续,只不过从一种风格成了全民玩梗的对象。 时装搭配vibe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