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不再价格战
作者:邢海洋9月1日,六家快递公司在一天时间集体宣布上调0.1元的派件费。它们囊括了中国主要的快递企业,且同一天宣布上调派件费,意味着极兔进入中国后一轮疯狂的价格战告一段落了。
不同于中国其他快递企业,极兔是先在国外取得成功,去年才进入国内市场的。在顺丰和“四通一达”瓜分国内快递市场时,极兔正在印尼攻城略地,成为东南亚快递市场第一后,在拼多多的加持下才进军国内市场。它靠廉价揽件,大手笔烧钱抢市场,一时间快递业的竞争如热火烹油,激烈至极。顺丰今年一季度破天荒地亏损,“三通一达”未能像以前那样保持盈利增长。不过,即便如此,2021年上半年“三通一达”的营业收入为625.2亿元,赚了28亿元,顺丰半年也实现了7.6亿元的盈利。极兔强攻市场带来的市场动荡平复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其在义乌以0.8元揽件,被监管叫停并罚款,价格战再也不是法外之地了。
和电商平台的巨头对峙,各自独占细分领域的巨额红利不同,快递业相对同质化,缺乏护城河把自己和竞争对手隔开,于是只能成为电商的附庸,不得不踏入一片激烈竞争的红海。快递业务的平均单价2007年还有28.5元,去年降到了10.55元,那些经营相对低端业务的快递公司,单票价格逼近了2元关口。但这种自由竞争的状态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对整个市场而言也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否则我们也就不用反垄断了。记得此前快递业多次想涨价,且是相约涨价,就触发了调查。本次提升派单费也不是企业的个体行为,而是同涨。如果细究,这种协调涨价的行为也妨碍了要素的市场间自由流动。只是这次联合涨价,响应的是多部委下发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也算是应势而动了。
上调了0.1元的快递费,快递小哥会把快件送到家门口,快递业的各种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吗?其实逻辑并非如此,0.1元派送费只是表象,以此为契机,快递费或迎来拐点。快递企业放弃打价格战,开始保利润,这才是行业可能迎来的大变化。打开社交媒体,已经有零星的电商卖家吐槽快递涨价,这些卖家往往走量为主,卖些针头线脑等小商品。快递对电商涨价,与给快递员涨的并不对称,这其中的差价就构成了公司利润。对电商和消费者而言,年中极兔的0.8元/件被叫停后,快递血拼的红利就消失了,但2元的运费依然很普遍,现在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涨几毛钱。这笔钱虽然看似不多,对本小利薄的走量商家,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笔费用自然会转到消费者身上。
曾几何时,我们对方便快捷的快递,对电商琳琅满目的商品满怀自豪之情,称之为新的“四大发明”。但物极必反,近来反思的声音多起来,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快递的“最后一公里”等负面新闻多了起来,以义乌对“价格战”的处罚为节点,业内开始意识到电商这些年的高增长或到了尽头。而没有了高增长,投资者砸钱抢市场也就失去了动力。
极兔获得了8%的市场份额,用一年多时间成为快递巨头中的一员,估值已达200亿美元,随后该专注于利润。快递业也意识到了价格战永远打不到头,于是集体反水,先加薪再涨价。再过一段时间,当一切尘埃落定,义乌0.8元的快递单、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或许都是电商“最后的疯狂”的一部分。9.9元包邮的日子或一去不返。 电子商务价格战快递互联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