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秘籍

作者:袁越

想增肌的人都会去健身房举铁,因为他们相信一个朴素的理论,那就是肌肉肯定都是练出来的。这个理论当然没错,但肌肉究竟为什么会越练越大呢?这个问题科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不过,这并不妨碍健身教练们用自己的身材作为证据,宣扬一套流行了很多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肌纤维是靠修补损伤而增长的。要想快速增肌,就得依靠高强度的举重训练,把相应部位的肌肉群练到轻微拉伤的程度,然后肌肉组织就会在修补损伤的过程中不断变大了。

健身圈的人都喜欢这套理论,因为一个人要想把肌肉练到轻微拉伤的程度需要坚强的毅力,大多数普通人没这个毅力,必须有人在旁边监督鼓劲,于是健身教练就派上用场了。

后续研究发现,这个理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身体在修补损伤时添加的往往都是结缔组织,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肌肉组织。另外,该理论无法解释肌肉萎缩是怎么发生的。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长久不动,比如因病卧床不起或者宇航员在零重力的空间站长久生活时,就会发生肌肉萎缩现象。如果肌肉只能依靠修补损伤才能生长,显然是无法解释上述现象的。

事实上,肌纤维的生长和人体其他组织和器官的生长一样,都是在信号分子介导下发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当肌纤维收缩时,其中的肌蛋白会释放一种信号分子,刺激肌肉细胞加快合成肌蛋白,导致肌肉组织的生长。肌肉收缩的强度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信号分子的分泌量也就越大,这就是举铁的真正意义所在。

人体最常见的两种肌肉蛋白分别是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这是写在中学课本里的常识。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生物物理学家尤金·特伦杰夫(Eugene Terentjev)想知道到底是哪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但他发现上述这两种蛋白都缺乏相应的信号分子受体,于是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含量排第三的肌联蛋白(Titin)上。这是一个分子量非常大的蛋白质,有很多不同的模块。其中一个蛋白激酶模块平时藏在蛋白分子内部,当肌纤维收缩时,肌联蛋白的构象便会发生改变,将这个蛋白激酶模块暴露出来,催化生产出大量信号分子。

这个结果发表于2018年。英国体育学院看到了那篇论文,决定和特伦杰夫实验室合作,研究肌联蛋白的代谢动力学,试图找到增肌的最佳方法。科学家们首先为这个分子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计算出了释放信号分子的最佳模式。之后再将肌肉组织的营养条件等其他因素考虑进来,最终得到了一套算法,可以计算出每个人最适合的增肌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2021年8月10日出版的《生物物理学期刊》(Biophysical Journal)上。

特伦杰夫教授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出一套基于这个算法的增肌App,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最适合他的锻炼程序。因为根据他的研究,增肌的最佳方法就是每次练到最高强度的70%左右,因为如果每次都使出全力的话,肌肉的营养供应会跟不上。当然了,偷懒也是不行的,因为如果对肌肉的刺激不足,信号分子的分泌量就会大打折扣,同样会降低增肌效率。

健身教练们整天待在健身房,即使效率低点儿也没关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大家平时还得上班,用于举铁的时间有限,必须想办法提高锻炼效率,让我们期待这个增肌App尽快上线吧。

增肌秘籍0 增肌健身健康肌纤维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