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及其所带来的

作者:欧阳宇诺

镜子及其所带来的0在作家博尔赫斯的生活中,有两件事物令他感到恐惧:迷宫和镜子。前者来源于他儿时看到的一幅铜版画,后者是因为他害怕有一天镜子里出现的面孔不是他自己的样子,甚至更糟,谁的样子都不是。这种恐惧我最近也体会到了,就像“朋友之上,恋人未达”一样,这种“恐惧”应该介于担忧之上,噩梦之下。在新公寓里度过了数月没有镜子的日子后,最近,我在胶囊衣帽间里安置了一面全身镜,看着镜子中那个因懈于健身而马甲线消失的人,我在心中呐喊:“这个人是谁啊?反正应该不是我。”

镜子生产商为什么不向手机各类美颜App制造者学习取经呢?如果有一面神奇的镜子,会像美颜App那样,将粗糙如砂纸一般的皮肤柔化成如同陶瓷一样细腻光滑,将斑点、法令纹、皱纹等统统删除隐形,还能如同化妆高手一般,为镜中人自动添加精致的眼线、眼影、腮红、唇彩、高光,甚至智能识别身体各个部位,令镜中人都能如同超模一般四肢纤细,拥有完美九头身……这种镜子会不会畅销全世界,发明制造者会不会在富豪排行榜上挤掉原先的首富,一跃成为财富界的当红炸子鸡?

其实这个点子丝毫不稀奇,但为什么这样的“当红炸子鸡”和神奇镜子始终没有出现?据说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土耳其,人们用抛光的黑曜石充当镜子。之后,埃及人使用抛光的铜。在埃及的雕刻上,能看到人们在镜前梳头、涂抹各色化妆品。中国人使用反光的玉石作为镜子使用。纵观这些制镜材料,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清晰度都非常可疑,全赖那时制镜技术的落后造成了如此这般清晰度的天花板。但从另一个维度来说,那些过去的黑曜石、铜、玉石,那些不清晰、模糊、影影绰绰、光线变幻,不正是我们要在美颜App中所追求的吗?理智的人类不会渴求在不同的工具中达到同样的目的,我们需要镜子,就是需要它的清晰、真实和残酷。如此而来,“当红炸子鸡”和神奇镜子当然不会出现。

镜子就如同塞壬的歌声一般,总是诱惑我们。无论那面镜子是在自家的玄关、公共卫生间,还是医院诊室的某个角落里,它总能诱惑我们去照。但塞壬的歌声能令人暂时将判断力弃置一边,享受短暂忘却自我的心满意足感,镜子却令人警醒,除了极少数时刻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多巴胺完美蒙蔽,大多数时刻,它都令人痛苦、自卑、焦虑,但这也是人类不断精进、提升自我的诱因。

从那个爱上自己水中倒影的希腊神话美少年开始,人类通过照镜子形成对自我的理解,也打开一扇为人处世的窗户。有人向情感专家咨询,他的女友在小长假前后,对他的态度判若两人,他仍然持续对她好,但女方似乎变得冷漠疏离。专家回复,最佳策略是镜像反应:“她热一点,你热一点,她冷一点,你也冷一点,像面镜子一样……但人比镜子灵活,不是完全的对等反应,可以比她更热一两度。”

————

本篇文章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进阶营学员 黎明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黎明是我进阶营的学员,第一次看到她的视频作业时,就被她生动的讲述吸引了。在本次录制中,她展现了不错的嗓音条件、较好的吐字基础,但是在气息方面还有待通过规律练习获得进一步提升。在播读中,讲述上的优势帮助她更好地处理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听起来不费劲,能很快听清句子的意思。不过,由于外部技巧还不扎实,因此在节奏、语气的细节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生活圆桌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