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的存在及消逝

作者:欧阳宇诺

现金的存在及消逝0以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每逢周末的家庭聚餐,奶奶都会给我现金,让我去楼下的超市买大瓶的雪碧、可乐、果汁等,找零的钱她也不再要回,我就放在自己的钱包里。那时候还是学生,吃穿自有爸妈安排,这些一次一次攒在钱包里的找零被我用来购买报刊亭里的时尚类杂志、书店里我中意的书,以及其他一些零七八碎的学习用品。钱包塞满现金后的鼓胀感和花掉它们后的扁平感,造成了情绪上片刻的高涨和低落,令生活变得充满变化、趣味十足。

记不清从何时开始,现金淡出了人类的生活,它变成了银行卡上的一串串数字,变成了隐匿于视线范围之外的非具体实物。无论是去买七位数的珠宝、四位数的人参酒,还是两位数的冰淇淋,大多数人都会掏出手机,点开支付App,商家的扫码机器对准手机屏幕“哔”的一声之后,支付完成,包装完美的商品随之被你拎在手上或者直接被快递至你所在的酒店。在线购物更不必说,现金似乎从未在这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你无需知道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卖家是长着一张猫一样的脸,还是拥有一副猴子样的身材,维系你们之间关系的,是支付系统中传递的数字。

某一天你偶然查看银行卡余额,惊觉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自己明明什么都没买,怎么余额少得惊人。这时,请调整呼吸,自定义消费时间范围,随之,每一笔支出都会清楚无误地赫然罗列在你的手机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代表着支出的符号“-”及绿色数字,还有列在后面的交易地点及附言,提示着你,在面对痛苦时你始终不曾学会的“选择性遗忘”技能,此刻已经成功习得了。有些贴心的App还会对你的支出进行分类,让你瞬间反思自己是在餐饮上投入过多,还是在运动方面过于懈怠,抑或是在投资方面从来都是一个白痴。

也许现金在流通方面的离场是一种进步,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那上面会沾染不同的细菌。但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可不这么想,他不觉得他拿钱时会沾染上面的细菌,对他而言,钱有一种特殊的豁免力,那上面的细菌并不比他手上原本就有的多。当他把手放在钱上,无论那些现金去过哪里,被谁碰过,它们都完全干净了。唯一的困扰来自于对面值的识别。有一次他乘坐出租车,车费六毛,天太黑他识别不清,误将一百美元当成一元给了司机,还说不用找了。每当想起此事,他都无比烦闷。

现金退场后,安迪的此类困扰也将不复存在,乘坐出租车也不用特别费心小费问题。到达目的地后,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支付金额根本不容你修改,这令你从道德层面上清除了不支付小费的愧疚感。如此说来,现金真的完全无用了,应该从地球上消失吗?也不尽然,它有别的另类用途。如果将一张一百元大钞放在猫或狗身上,当它从宠物身上掉下来时,表明也许刚刚发生了一场地震,震级为-4级(-5级相当于你在键盘上按下一个键,-7级类似一片羽毛落到地上的动静)。

本篇文章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二期学员 小蘭同学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小蘭的音色很清亮,同时还带着几分丝绒般的质感,是很有辨识度的音色。在这次的播读中,她的吐字清晰、气息自如,有很多自己思考的创作小心思。但整体播读稍微有些拖沓,在一些双音节词上轻重格式不太准,一些情绪运用还停留在表面,有待调动充分后借助更加熟练的外部技巧加以实现。 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