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15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姐夫炒股

5年前,姐夫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炒股,他调侃说,自己这5年在家里的地位是跟着股市起落的。

刚入股市的时候,姐夫没敢多投,就拿了2万块钱试试水,没想到一星期就涨到了2.6万元。虽然姐姐一直反对炒股,但毕竟看到赚钱了,反对声音也小了。

于是姐夫雄心勃勃,又拿出20万元积蓄投入股市,他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了一个说法:中国A股不会让小股民血本无归。这次投资姐姐坚决反对,她觉得姐夫第一次赚了几千块钱是靠运气,不能把炒股当成正事。但是姐夫根本不听,第一次的成功让他迷失了自我。

20万元投进去,没有像姐夫想的那样很快赚好几万,反而一路下跌,前段时间赚的几千块钱赔进去不说,很快开始亏损本金了。姐姐特别着急,天天催着姐夫赶紧把股票卖了,少赔一点。姐夫却笃定股市还会涨起来,不仅没有抛售,反而在一个他认为的低点加了仓,姐姐被气得直翻白眼。

但这次姐夫押对了,股市在低迷了3个月后,一路狂飙,姐夫那20万元本金赚了5万多元。这段时间,在姐姐面前,姐夫说话的语气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后来有一天,姐夫去交易大厅转悠,有个人信誓旦旦地说现在股票还没到顶,才刚刚起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被姐夫彻底记在心里了,他直接回家拿了存折就往外走,姐姐问他拿存折干啥?他说要干大事。

姐夫把存折里的60万元全取了出来,因为没到期,只能按活期利息算,但姐夫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觉得晚投一天,就会少赚好几万。就这样,姐夫的股票持仓达到80多万元,不论姐姐怎么劝,姐夫都坚信这80多万元至少能翻一倍,甚至更多。

刚投入的头一个星期,确实涨得很好,每天都有上万收益,这时候的姐夫恨不能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全投到股市里,不过这事也就在心里想想,口头过过嘴瘾。但是好景不长,随后的日子,股市急转直下,一路狂跌,姐夫那80多万元本金剩下不足50万元,赔了将近一半。

对此,姐姐心里很是不满,但也不敢说太多,看着姐夫每天郁闷得要死的样子,姐姐真怕说多了再气出毛病来,那可真是把老命都搭进去了。(读者 苏道博)闹掰的生意

高中同学赵丽和沈梅原本是一对好闺蜜,高考后两人分道扬镳。大学毕业后,赵丽回老家开办了一所艺术培训学校,培训的项目有舞蹈、美术和书法。沈梅学的是广告设计,毕业后开启了北漂生涯。去年春天,沈梅决定回家乡发展,她从小学画画,想在老家办个美术班,为了吸取办班经验,她首先想到了赵丽。

赵丽说,自己办班太辛苦,这样吧,你来我的学校做老师,我提供教室,负责招生,你就好好发挥专长,安心做你的老师。沈梅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同意了。按照两人的约定,赵丽提供一间50平方米的教室,并利用学校的资源为沈梅招生,赵丽抽取每名学生25%的培训学费,剩余学费归沈梅,沈梅需支付25%的教室房租以及水电费、物业费。

初来乍到的沈梅对赵丽的慷慨表示感谢。一年下来,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成功的艺考经验,沈梅的美术班办得风风火火,是培训学校最火的课程,报名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赵丽最初提供的教室很快就放不下这些学生了,沈梅找赵丽商量换个大教室,赵丽同意将写字楼面积更大的教室提供给沈梅,前提是沈梅承担大教室全部的租金费用。沈梅有些不高兴,指着草签的协议上“甲方为乙方提供50平方米教室”的条款问赵丽,说的是50平方米,我现在用的教室哪里有50平方米?赵丽解释道,50平方米指的是建筑面积,而不是使用面积。说完,赵丽还拿出写字楼的户型图给沈梅看,沈梅看都不看,两个老同学的嫌隙就此而生。

沈梅到来之前,赵丽学校的生源以初中前的低龄儿童为主。沈梅来了之后,生源才扩大到初中生和高中生,尤其是有志于艺考的孩子。看着自己专属的生源越来越多,沈梅一直想脱离赵丽独立发展。之所以没有甩掉赵丽,是因为她没有找到合适的场地。暑假到来,慕沈梅之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换的大教室也快装不下了。对于每个报沈梅美术班的孩子,赵丽依旧按惯例抽取25%的培训费。沈梅找到赵丽,也拿出了当初签订的协议。沈梅说,当时约定甲方负责招生,甲方抽取25%的培训费作为回报。但现在来报名的孩子,根本就不是赵丽招来的,完全是冲着她沈梅才来报班的,既然不是学校招来的学生,那赵丽有什么资格仍旧抽取25%的回报呢?

两位闺蜜就此反目。沈梅咄咄逼人毫不让步,她心里清楚自己在培训学校的分量。赵丽也毫不示弱,她发动了老家同学的舆论力量,还试图找律师来说服沈梅。可协议中的细节都模棱两可,找律师也无济于事。律师建议两人协商解决问题,把培训班继续办下去。但她俩谁都不想让步,沈梅借口生病外出散心,赵丽临时聘请了新老师,可新老师没有沈梅受欢迎,退班的学员越来越多。散心归来的沈梅终于和赵丽达成和解,学费抽成降到15%,教室租金沈梅只需承担一半。可惜争执了一个星期,曾经报名的学员已经减半,两位闺蜜斗了半天,最后还是两败俱伤。(读者 蒋霖)高层住宅失火以后

暑假里,熊孩子在家偷偷玩火,一不小心用打火机点燃了窗帘,瞬时浓烟滚滚,从窗口不断地往外冒,吓坏了屋主汤姆先生一家。

老汤赶紧带着一家老小撤到了门外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了119电话报火警。不一会儿,园区的消防车赶到楼下,消防员迅速架起云梯,准备用高压水枪灭火。

然而,令消防员意想不到的是,打开小区一个又一个的消防栓开关,不仅附近的消防栓里没有水,就连楼道里的消防栓也同样只是个摆设。

作为园区售价不菲的高档小区,这栋30层的建筑,消防高压水枪也只能到达20层左右,而着火的老汤家在22层。没有水,消防车就无法作业灭火。无奈之下,消防员只好选择身背消防装备上阵,赶到着火的楼层进行灭火。火持续燃烧了40分钟,在消防员的冒死努力下终于被全部扑灭。幸运的是,这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老汤不知道,消防栓没水这事,其实早在半年前就被媒体曝光过。而之所以没水,是因为小区的消防控制室存在产权纠纷问题,现在的物业部门管不了。原来10年前,当时的开发商将小区里的一大部分房产出售给他人,改建成花园酒店。这之后,酒店方就把消防监控室改造成店面出租,相关的消防设备也随之不复存在。

可小区住户超过1700多户,居家开火做饭是日常所需,难保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的火灾。小区业主们认为,消防监控室属于公用设施,应该归业主所有,但酒店方认为消防监控室的建设成本是算在酒店的成本及房价中的,应归酒店所有。双方互不认可,导致多年来小区的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这一次突发的火灾,更是加剧了小区居民们的担忧。老汤这样的外籍人士,虽然一家人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也很满意社区的人文氛围,但因为这次经历,非常担惊受怕。

虽然在相关社工委的调解努力之下,业主和酒店方关于消控室产权的归属问题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正等待法院判决它最终的权属,但居民们还是不知道接下来承诺的小区消防改造,什么时候能够启动,是否能真正落实到位。

住在这样的高档小区,基本的消防安全却无法保障,有人甚至因此有了卖房搬家的打算。毕竟一个消防问题都拖了这么多年,相关的物业管理问题肯定还有很多。如果业委会和物业管理方不给力,对于个人来说,搬家或许是目前最安全的权宜之计了。(读者 北野吴) 读者来信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