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逛街的乐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朝雨

一个人逛街的乐趣0以前一位朋友发朋友圈说:“全职妈妈出门坐地铁看个牙,都有种旅行的感觉。”现在我深有同感。孩子出生一年以来,我几乎很少出门。我们住在一所大学的家属区,出门的最远距离仅限于转角处的操场,在那里每天度过两个小时的遛娃时光。有了家庭之后,我的独处时间少得可怜。

我以前相当喜欢独处。上学那会儿,大家做什么都喜欢结个伴,尤其是女生。而我,向往诗歌里“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意境。虽然没有边走边谈的朋友,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路上的景致,而不用刻意去跟上谁的步伐;可以与内心的自我来一番自在畅谈,而不用与身边伙伴聊着自己不擅长的话题。

我决定找回曾经的那种感觉。一个午后,趁孩子熟睡时,将他交给婆婆看顾。匆匆换衣出门,赴一场与自己的约会。一个人逛街的好处在于,时间、节奏、路线、交通方式等完全由自己掌控,不用在意别人的意见。可以漫无目的地走很长的路,自得其乐;可以在路口突然出现的手工艺品摊位前驻足,像个小孩子一样细细欣赏,惊叹摊主老奶奶的心灵手巧;也可以随机走进一家商场,不为买什么,只是window shopping就已足够快乐。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女孩霍莉说:“每当我心绪不宁时,我便坐车到蒂凡尼去。它能让我的心立刻安静下来。它是那么宁静和高贵,那儿不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

她是所有爱逛街的女孩的一个缩影,或者说,逛街是很多女人忘掉烦恼、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还有什么比货品琳琅满目、冷热适中、香气馥郁的商场更能让人感觉到岁月静好呢?

女人喜欢结伴逛街,我是个例外。大学时常被室友们拉着去逛街,一天下来,心中总有些五味杂陈。首先,交通方式上就不统一。我喜欢坐地铁,三公里以内的地方更喜欢步行,但她们喜欢打车。其次是吃饭也不统一。逛到了饭点,她们喜欢去最时兴的韩式烤肉店或者富有异域风情的餐馆,而我,更想走进街边一家小饭店,吃上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或者自己心心念念的过桥米线,胃里就很满足了。

另外还有一点是,她们逛街的目的性很强。买到了中意的衣服或物品,便无心恋“站”,一心想打个车立马回到自己舒服的小床上,继续追剧。而我,却不愿错过这个周末外出的机会。即使没有买到所需物品,我也不会意兴阑珊地就此打道回府,而是绕一段路去看海,给自己一个浪漫的黄昏。

如此几次,我发现,自己是遇不到逛起街来步调一致的那种朋友了。正如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一书中写的:“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稍微改一下,就是我的想法了:喜爱热闹与繁华的朋友多,而热爱清静与拙朴的朋友少。而我呢,还有些许不同,喜欢在繁华之中追寻质朴,在清静之中倾听自己心潮涌动的热闹。

一个人逛街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朋友们不屑光顾的打折区,我一个人时细细挑选,总能挑到喜欢的衣物;很多便宜又美味的食物都是一个人漫游时探索到的;还用手机镜头捕捉到城市的许多浪漫时刻;还有很多篇随笔,也是在这些时刻构思出来的。

孤独吗?一点也不。因为我知道,在经过逛街的劳累之后,有一个温暖居处可以安顿我的身心,有我的朋友或家人等待着我归来,所买的商品跟随我一路回去,在这里找到它们的归宿。逛完街之后,心灵的满足感才是最令我快乐的。 个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