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谁在“滑滑梯”
作者:摇摇在离生的印象里,不到三岁的妹妹看父亲在喝啤酒也想喝,父亲便用筷子蘸了点啤酒喂她,她有滋有味地咂巴着小嘴,又扑闪着大眼睛望向啤酒。母亲为了制止她,连忙换成肉汤,她急得又摇头又噘嘴地说不是。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形容过“第一口啤酒”的味觉体验:“在触到嘴唇时,这种带有泡沫的金黄色物质,由于气泡而变得更为清凉,然后慢慢地经过过滤苦味的味觉软腭。这第一口显得多么长啊!”
对离生的父亲而言,喝啤酒是一种日常的快乐。夏天他喝下的啤酒都能按吨来计算,他的第一口啤酒早已变得悠长,“一种快意的迷人的感觉开向无限”。他早年喝白酒、青红酒、地瓜烧,后来几乎全年都喝啤酒,每天早上先倒一杯啤酒,晚上临睡前再倒一杯喝。冬天也不例外,他首创了给冰冷的啤酒加温,最早用电炉,后来是微波炉,再后来是定时加热器。父亲给自己开出的“愉悦事物清单”里,啤酒排在第一位。离生心想:“在啤酒的基础原料中,水有了;啤酒花是一种爬藤植物,属木;用铁壶温酒,铁为金;温酒用电,电为火;啤酒是金黄色的,土也有了。所以父亲喝温啤酒,喝的是五行生生不息的流转之气。”
离生大学毕业前夕,在食堂举行的告别晚餐上,他第一次喝了整整三瓶啤酒,那碰杯犹如撞击青春的氛围,让他感受到轻柔、活泼的泡沫里热烈而惆怅的滋味。过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去操场散步,他蓦然看到前面有个女生趔趄一下,就快摔倒了,赶紧奔过去扶她。不料,把她扶起来后,自己刚走几步就哇哇大吐。等酒意退去,他暗忖:自己血脉中的酒基因显山露水了。
后来,离生和父亲都在省城工作。每逢周末过去,常常看到父亲宴客后空啤酒瓶成堆、杯盘狼藉。他不得不替父亲打扫“战场”,但在父亲的笑脸里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最爱啤酒。
日本作家西泽保彦所著日常推理小说《啤酒之家的冒险》里,连目录都是啤酒迷的品鉴指南:原料、芳香型啤酒花、酒精浓度约5%……主角四人组误入山中别墅,又饿又渴,别墅里却空无食物,他们只得净饮啤酒。
离生的师兄漆郎因为喜爱品酒才主张净饮,家猫“野花”也喜爱净饮。漆郎曾从村里宋代窑厂遗址捡回青瓷碟残片,搁在青砖砌的栏杆上。每当他邀猫共饮时,就往残片里倾入一点啤酒。猫几口下肚,就不能左一步右一步地阔步流星,而是左点点、右点点地探着、晃着走起了猫步,顾盼间还能优雅地控制节奏,不像经典小说《我是猫》里的那只猫,喝啤酒失控后大醉,掉入水缸里。漆郎家的“野花”,在微醺时总是体面地发出几声“喵、喵”,漆郎赞许地翻译:就是“嗯,这啤酒不错”的意思。这时,若再喂它一滴,它虽坚决不从,但也不跑开,一副“谢谢,够了”的模样。
美国作家约书亚·M.伯恩斯坦在《最爱啤酒》里有过美妙的描述:“啤酒穿过你的喉咙顺流直下,就像滑滑梯般迅速敏捷。”离生写下诗句:“啤酒杯里的泡沫/向上,向上/以一种蓬勃的姿态/以一种阳光般的力量/让欢乐席卷整个四季/挽留和青春有关的一切/今夜/谁在滑滑梯?”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一期的优秀学员 睿南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睿南是第一期训练营中很有潜力的学员,她音色中的暖声很多,听起来知性、温暖,可以说是“治愈女声”。在本次的播读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声音的特长,在有些角色对白上,还有自己的处理细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扩展自己的音域和声音弹性,尝试突破现有的声音舒适区,以更好地创作不同风格的文章和主题。 生活圆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