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咖啡
作者:欧阳宇诺每天早上醒来后喝上一杯咖啡,是我能够笑着活下去的重要动力,但这样简单的美好,被全科医生的一封邮件打破了。那位中文流利的意大利医生在看到我的血液检测结果与他的判断完全吻合后,写来邮件安慰我:“我们不是生活在中世纪,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完全能够治愈。我保证,你一个月后就将活蹦乱跳……我知道你很爱咖啡,但是,最近最好不喝。”他的建议很对。彼时心率每分钟120次、手抖导致写字如蚯蚓、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如同翻烙饼的我,的确没有资格再享用咖啡带来的诸多红利。
世界上最令人上瘾的三种刺激成分尼古丁、酒精、咖啡因,都令我着迷,因为曾经的我既吸烟,又喝酒,还喝咖啡。我对它们的痴迷程度与它们令人上瘾的威力成正比,尼古丁屈居第三,酒精居中,咖啡因稳坐第一的宝座。戒烟是因为我发现自己的“T台脸”越来越严重,颧骨突出,双颊深陷,而且有轻微的厌食现象。戒断反应不算严重,因为我还有酒和咖啡支撑。随之戒了酒,因为我发现断片儿是暴露丑态的最佳途径。过程也不算太难,多看看因酗酒导致人生一败涂地的案例,就知道清醒是美德,再说还有咖啡撑着。
戒咖啡这个念头,自从我开始喝咖啡后,就从未在我的脑海中徘徊过。咖啡因就如同福尔摩斯的可卡因溶液,能令思绪保持清明警醒;也如同韦尔伯·拉奇医生的乙醚,令他在繁忙工作及孤寂生活的间歇,获得片刻宁静和安慰。巴尔扎克每日狂饮50杯咖啡,走上文学巨匠的路。而我这每天只喝几杯咖啡的普通人,却被迫下定决心,戒掉这人生中最后的狂欢。一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
戒断尼古丁和酒精的时候,因为还有其他瘾品支撑,过程皆不算过于艰难。但现在,失去了咖啡因,没有任何瘾品能够替代和依赖,过程显得格外煎熬。我想,必须要给自己找到具有与其同等效力的替代品。味觉上和精神上的刺激消失了,还有嗅觉,我开始格外贪恋咖啡的气味,空气中飘荡的咖啡香气,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小确幸。我贪婪地搜索着它们的踪迹,感叹着“失去方知美好”的正确及精辟。我开始收集咖啡渣,将它们适当包裹,放入办公室、卧室、衣帽间、厨房……包内、花盆里、办公桌上都有它们的踪迹。我甚至觉得应该设计能够装入咖啡渣的项链、手链及戒指,让咖啡的香气一直萦绕着我。
同事建议我谈场恋爱,理由是多巴胺能够带来如同咖啡因一般的效力,但我反驳她,没有咖啡因,我连张嘴吃饭都嫌累,哪儿有余力去谈恋爱。就在大家已经对我猛嗅咖啡渣时的迷离状态见怪不怪,我也熬过了没有咖啡因支撑导致的下午茶时间的偏头痛后,转机出现了。内分泌科医生告诉我,因为病情好转,现在可以喝咖啡了,每天不要超过两杯就好。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一期的优秀学员 睿南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睿南是第一期训练营中很有潜力的学员,她音色中的暖声很多,听起来知性、温暖,可以说是“治愈女声”。在本次的播读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声音的特长,在有些角色对白上,还有自己的处理细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扩展自己的音域和声音弹性,尝试突破现有的声音舒适区,以更好地创作不同风格的文章和主题。 咖啡因咖啡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