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随身空间

作者:摇摇

隐秘的随身空间0“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少年巽生则在每个夜晚数他的小格子抽屉。他遐想自己的大脑里装有24格小抽屉,它们排列有序,就像中药房里的那一排小木格。比如,上面第一格放金子,第二格放小老虎……下面第24格放宝剑。只要他一打开,金银财宝就在眼前粲然闪烁;一召唤,里面的动物就会跑出来,孔雀对他开屏,长颈鹿引颈就范。每晚临睡前,他都要清点一遍,看它们是否各安其位。

那些充满遐想的抽屉,是最自我的童话空间,也是他隐秘的随身空间。在那些天真的夜晚,他也养成了背书的习惯,当天的功课要点都要在脑海里过一遍才入睡。后来,他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那个中午,他从老家去县城一中拿回录取通知书的路上,一会儿,从裤子口袋里掏出通知书看一眼;过了一会儿,又掏出来看一眼。那时,小小的口袋就是他的随身空间,足以安放他不可言说的激动和喜悦。

到了中年,巽生发觉记性变差,他报名参加了“超级大脑记忆训练营”。大脑收纳了数字编码和图像讯息,记忆有了着落,他只花了几分钟,就完完整整地默写出精美小楷版的“三十六计”,发在朋友圈:“拥有可贮藏记忆的大脑抽屉,就如随身空间有了六脉神剑,想发就发。”如果把一个大脑抽屉升级为十个,分门别类地放进各种记忆,就可以像《超体》里的主人公一样,当大脑的容量越来越大,乃至被百分百开发之后,大脑就和世界链接在一起。世界的每个角落,天地的每一次脉动,都变得越来越清晰:“世界,原来如此。”

随身空间有大脑空间,也有口中空间。南朝齐梁时期,有篇很有名的奇幻小说叫《阳羡书生》:“书生口中吐出一个铜匣子,打开匣子,里面装满了山珍海味……”接着,“书生一张口,吐出一个女子”。女子亦然,口中吐出了一个男子和一面锦幛。男子亦然,口中吐出了另一个女子。随着故事的铺陈,他们都被一一吞回。用吞与吐的方式介绍人物的退场和出场,如今读来,依然新颖、有趣。他们的口中都深藏着一个随身空间,可以容纳静物和活人。

随身空间有身体内的秘境,也有身体外的携带空间。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系列里,布面油画、石膏雕像、青铜雕塑上,那些半闭半开的小抽屉被穿入维纳斯的额头、胸腹和膝上。巽生说:“腹部是第二大脑。辟出抽屉的空间,留存生命初始的印记,延伸生命燃烧的轨迹。”

当下流行的玄幻小说里,随身空间常常是一枚套在手指上的纳戒,以深蓝、翠绿、淡红等不同的颜色代表等级的高低,里面有一片特殊的空间,达到几立方米,甚至数百万立方米,容量大小与等级相关。

随身空间可以“其小无内”,也可以“其大无外”。小至口袋、随身包,大至广袤的天地,都可以直抵我们心底的希望与梦想。

演播人: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一期的优秀学员 凤凰(王露羲)

三联中读声音与表达集训营讲师汤伟评语:

凤凰是训练营一期的优秀学员。她音色明亮、吐字干净,而且非常认真。本次录音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优点,不过语句见的内在逻辑关系、词语里的轻重格式、句尾的拖腔都是可以继续提升的部分。 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