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奥斯汀的“新愿景”

作者:宋晓军

美防长奥斯汀的“新愿景”0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防部网站发表了一则题为《在拜登政府的前100天》的新闻稿。该新闻稿概述了当天美防长奥斯汀就他在拜登政府上任100天内所做的工作答记者问内容。在浏览了他答记者问的全文后,我发现他再次提到了“一体化威慑”(Integrated Deterrence)这个国防“新愿景”后,紧接着就提到了“中国”一词,于是我就确定了这期专栏文章的标题。

先梳理一下奥斯汀的 “新愿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奥斯汀5月6日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了他4月30日首次提到的“一体化威慑”时说:“国防部正在共同努力,我称之为‘一体化威慑’,在技术正在改变战争的性质的背景下,这是我们如何在所有冲突领域保卫国家的新视角。这对我们的首要战区——‘印-太地区’尤为重要。”紧接着他又说:“我们已经开始了全球军力态势评估,以确保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应对我们在全球面临的挑战,当然也包括在该地区面临的挑战。由拉特纳(Ely Ratner)博士领导的‘中国特别工作组’正在制定一套重要的建议。”很显然,奥斯汀讲话的逻辑是,要用军事上的“新愿景”覆盖“印-太地区”进而聚焦中国。那么这个“新愿景”有什么内涵呢?

当地时间4月30日,奥斯汀在夏威夷珍珠港码头举行的第25任、第26任“印-太战区”司令交接仪式上解释了“一体化威慑”。他大致说了三点:1.让对手三思而后行的武器和技术;2.消除各军种和能力间“烟囱”的新作战概念;3.陆、海、空、天及网络之间的全域协调作战。奥斯汀在讲话中对这个“新愿景”进行了很多诠释。如“我们需要更快地理解,更快地决定,更快地行动”;再比如“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执行过去的最后一场战争……但我们打下一场大战的方式将会和上一场大不相同”等。而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一句诠释是:在这种“一体化威慑”下,美国军队并不是要独来独往,而是要支持美国的外交……正如美国总统已经明确指出的那样,外交必须放在第一位。我之所以认为这个诠释值得关注,不仅因为奥斯汀在5月6日再次重复了这一观点,而且在他4月30日表述这个观点几个小时后,美第一副防长希克斯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也诠释了这一观点。当时她说,美军方通常会在外交、经济和其他手段上充当配角。

最后我想大致归纳一下奥斯汀的“新愿景”对中国意味什么。简单说就是,接下来美国防部将按“一体化威慑”重塑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还要赋予这一“军事存在”对周边国家具有外交和经济“黏合剂”作用的军事价值。而美防长、第一副防长在拜登政府任职100天的4月30日阐述的“新愿景”,与拜登政府试图将国内投资(重建基础设施等)与美国的全球地位紧密联系一起的“新愿景”有什么关系呢?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想到了4月30日国内媒体发表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今年1月11日对省部级干部讲话全文中的一句话:“十四五”规划《建议》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宏观思路、指导原则、战略思想,又有具体要求,既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又有新的重大判断、新的战略举措,不狠下一番功夫,是学不到手的。而“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一目标,恰恰就是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目标的提出,算得上是针对美国防部的“新愿景”所下的一步“先手棋”吗? 军事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