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焖野兔”的菜谱

作者:宋晓军

2月24日,中国海军第36批护航编队与新加坡海军共同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梁立虎 摄/新华社供图)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鉴于官方媒体没有对这三艘新军舰进行更大的扩展报道,一位关注军事的媒体朋友就在私底下开玩笑地问我:这次中国命名的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会不会“惊着”美国了?对此我回答说:应该不会,再说了中国也不会重蹈列强搞“海军竞赛”的覆辙。

先解释前半句话。简单说,其一是2021年3月9日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的《中国海军现代化:对美国海军能力的影响》报告中,已将2020~2040年中国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数量从4艘推算到了10艘,将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从6艘推算到了16艘;其二是在4月9日拜登政府公布的2022财年预算纲要中,在涉及国防部的10个投资重点里专门有一个是“优化海军造船”,是唯一提到军种的重点。在这其中列出的三个项目中,一个是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另一个是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X)。其实战略导弹核潜艇与攻击型核潜艇是“搭配”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海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这是拜登政府将两型新核潜艇列入2022财年优先投资项目的原因。

说到“优先投资”的原因,必须提到目前美海军两型核潜艇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目前美国海军拥有18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其中4艘被改装为搭载常规巡航导弹的潜艇)和三型50艘的攻击型核潜艇。按照服役年限,到2040年18艘俄亥俄级潜艇将全部退役,届时计划从2031年开始服役的首艘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将取代2031年退役的第9艘俄亥俄级潜艇,此时美战略导弹核潜艇为11艘。接下来的“新老交替”会出现一个缺口,即到2037年第14艘俄亥俄级潜艇退役时,计划资金仅能支持第6艘哥伦比亚级潜艇服役。随后只有10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状况将一直维持到2040年。简单说,与中国届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数量持平。之后在2041年达到11艘,2042年达到12艘。那么2040年后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会有多少艘呢?

说到这儿,就要解释我回答中的“下半句”了。众所周知,根据几家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届时中国会不会像上世纪70年代苏联那样不惜投巨资使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数量超越美国呢?(1976年苏联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达45艘,超过了美国的41艘。)我想说,中国领导人在出席军舰命名仪式前4天的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已经给出了答案: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会搞军备竞赛。当然,目前可以想象美国某些政治家和一些主张“靠海军强国”的学者未必会相信。比如一些美议员和海军专家就呼吁,在2022财年赶紧投资研发吨位与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接近的SSN(X),争取在2040年服役以弥补与中国海军的水下核打击“差距”。不过,也有一些议员和学者以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SSN(X)的单价将达55亿美元为由,表示反对。

最后我想说的是,即便美国目前不相信中国“不搞军备竞赛”的承诺,那拜登政府有信心预支更多的钱在接下来20年发展两型新核潜艇吗?说到钱怎么筹措,巧合的是《美海军学会会刊》2021年4月号上刊登了一篇讨论美“未来海军战略”的征文。作者兰伯特(Nicholas Lambert)在这篇题为《海军是干什么的?》文中写了两句话:第一句是,今天的海军需要两件东西,一是视野,二是资金;第二句话是,“罐焖野兔”菜谱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先抓到你的野兔。 海军导弹军事武器核动力潜艇俄亥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