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员

作者:莫幼群

辅助员0孩子对于职业的评价,是丝毫不带功利色彩的,与高低贵贱无关。

“小嘟,你长大了要做什么?”

“抚触员。”

当时我们听了一惊,这是哪跟哪啊,“抚触”难道不是一个母婴学上的专有名词吗?难道这孩子以后想当月叔,跟幼儿园男教师一样?一问才知道,他因为咬字不准,把“辅助员”说成“抚触员”了。

辅助员者,长公交车上坐在后门旁的售票员也。在他的宏大梦想中,未来的职业规划是这样的:爸爸当司机,妈妈当乘客,他当辅助员,一家三口就工作在车里,谁也不离开谁,谁也离不开谁。

辅助员虽然没有消防员神勇,没有司令员威风,也没有程序员高深,但一想到在他的职业规划之中,一家三口始终在一起,还蛮令人感动的。

其实,家里的司机都是他妈妈在当,我根本不会开车,余生也没有学车的想法。但因为儿子的人生梦想,他妈妈已经给我下达了限期学会开车的指令。

顺便说一句,比起一般长度的公交车,长长的公交车有三个门,司机把守着前门,售票员把守着后门,乘客从中门上车。因为它很长,拐弯颇为不易,后面的售票员需要时不时地拿出一面小红旗,敲打着车厢,提醒旁边的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这一套举旗挥舞的动作,在儿子看来神气极了,简直与航空母舰上的放行手势一样潇洒。

公共汽车看起来那么庞大,其实在小孩眼里却是那么温情。《公车的轮子转呀转》是我儿子最喜欢的一首歌,它唱出了车厢里的美好生活,有一种杂乱的和谐与喧闹的温暖。然而,现在唯有三门长公交车才给售票员留下一席之地。长长的车厢是一个小社会,有司机,有售票员,“轮子转呀转——跑遍城市”的劳累过程中,可以聊聊天啥的。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公交车都被自动售票“祸害”了,而今人工智能正在“祸害”许多职业——善良的人们要警惕啊!

又过了一阵子,儿子又迷上了垃圾员这个职业。他在小区里看到垃圾车开过来,身兼司机的垃圾员(不知道是不是就叫这个名字)走下车,将带着轮子的大垃圾桶拖到车旁,然后利用自动装置,轻松地把满满一桶垃圾都倒进车里,几乎不费什么力气。这一套动作,在我儿子看来同样神气极了!由此可见,小孩大多数是动作至上者,是以外在动作的连贯性、熟练性、潇洒性和神秘性来判断职业优劣的。

其实,他想当垃圾员是有迹可循的。平时他就喜欢各种纸盒子,用来装东西、搭积木。家里网购多盒子就多,为了避免盒满为患,时不时就得清理。收废品的师傅上门收的时候,儿子会细细观察,兴趣大着呢。有一次,我的同事刚生了孩子,我把闲置的婴儿车送给他用。同事来我家,把装着婴儿车的大纸箱搬下去,这孩子冷不丁地在旁边冒出一句:“叔叔,你是收废品的吧?”

当然,辅助员、垃圾员还有这员那员,都是他生命中的过客。不知下一周或下下一周,他的人生理想会有什么变化——孩子其实是一个演员。 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