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发酵0(图 谢驭飞)

文/Darlingsl

周日晨起,煮水泡茶,近来因肠胃不适,于是挑了一罐滇红。喜欢滇红是因为它在入口后于舌根处回味时的那种果香萦绕。虽说杭州盛产龙井,但我却并不十分钟爱于它,或许是因着它的香味过于浓烈。相比之下,倒是喜欢产于径山寺周围的径山茶更多些,啜饮间,清淡的茶香中蕴含着似有似无的禅意。

春有绿茶,夏有乌龙,秋有菊花,冬有滇红。一年四季里,茶在生活中总是不会少的。大多数时候我偏爱发酵过的茶,譬如滇红、祁门、大红袍,抑或各种熟普。想起十余年前在云南勐海第一次尝到普洱的情景:茶汤诱人,入口滑腻,却充斥着一股生石灰的气味,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期待。只是随着年岁的痴长,数年后再次品饮时,却发现已不再十分地排斥,再后来竟慢慢地喜欢上了那种生石灰的味道。普洱的魅力似乎不在于它的香味、汤色,而是藏在它的口感中,绵柔、醇厚,就如好酒一般,入口柔,一线喉,于不动声色间从口入喉,一路奔泻而下,落胃之后开出一朵暖暖的花来。

我们是一个偏爱发酵类食物的民族,或许与历代经年来食物的不充裕有关。我们真正对食物的需求不再捉襟见肘,充其量不过两代人。食物资源的匮乏,也造就了各种腌制发酵类食物的应运而生。豆腐发酵成了腐乳,猪腿发酵成了火腿,各类菜蔬腌制发酵成了酸菜、泡菜。

我的阿公马上就要过他第八个本命年的生日。他在制作各种酸菜、泡菜方面是一个行家里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腌制的酸菜是各家儿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配上豆干、肉丝或青豆炒成的那碗菜无论是过稀饭、下面条都是回味无穷。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们这些第三代的小辈横亘于心的念想。

有段时间层出不穷的“砖家”言之凿凿地说,腌制品有害身体。当然不能说他们一点道理也没有,阿公说,现在的人讲究速成,摒弃了老祖宗的方法弄出来的东西当然有问题。果不其然,一阵子后,又有“砖家”出来辟谣说,其实腌制的时间方法得当,发酵一个月左右的酸菜中富含大量的乳酸菌,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

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初来世上,磕磕绊绊一路走到寿终正寝,这漫长的一生就犹如发酵的过程。岁月里林林总总的艰难、困苦、挫折、打击,就如同腌菜缸里的盐卤水、压缸石,用大力将各种苦难、困顿揉搓进你的生命里,然后在日复一日中慢慢地催化发酵,褪去了你最初青涩的模样,柔和了你早前鲜明的轮廓,逐渐变成了数十年后绵柔、醇厚、回味无穷的你。

在人生里发酵了96年的阿公,曾经被绑架、受屈辱,蓦然回首间,发现那些过往的恶棍都已经灰飞烟灭了。他让我想起了余华《活着》里的那个福贵,同样的多折且长寿,只是他比福贵幸运得多,仍有子女承前,儿孙绕膝,希望他过完第八个本命年生日后能继续发酵迈入人瑞的行列。

至于我,会在光阴中继续努力,在生活的揉搓里好好发酵,期待在知天命的时候将自己酵成一杯好茶、一口好酒。 茶烹饪技巧生活圆桌

上一篇: 即插即用即抛
下一篇: 声音(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