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站在谁立场上的公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珊)

马岛:站在谁立场上的公投?0( 3月10日,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的居民就马岛归属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

3月11日晚,英国和阿根廷间存在主权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公投结果揭晓,约99.8%的投票者支持继续保留“马岛”作为英国海外属地的政治地位。

马岛位于大西洋南端,西距阿根廷海岸线约500公里,包括两大主岛及周围200多座小岛,目前处于英国管辖之下,97%的当地居民为英国后裔。与许多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土一样,马岛也有着复杂的被殖民史。16世纪被发现后,英、法、西三国的旗帜曾先后亮相该岛。1816年,阿根廷在摆脱西班牙统治时宣布了对马岛主权的继承,但英国却以该岛为本国人最早发现为由,最终将两大主岛占为己有。为了显示主权,英国还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并输送移民。从此,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

但阿根廷并未就此罢休。1982年,阿根廷军人总统加尔铁里派兵占领了该岛,引发了当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但最终还是以阿军投降、英军重新占领群岛为结果。战后,英国加强了对马岛的控制,但在其后的31年中,阿方也始终密切关注着英国在该地区的活动。2003年,现任阿总统克里斯蒂娜上台后,阿方对马岛的主权诉求更是前所未有的强烈。“阿根廷不断增强的主权声明是公投被发起的直接原因。”伦敦大学地理与地缘政治学者平克顿(Alasdair Pinkerton)这样告诉本刊。

投票结果揭晓后,英方自然无异议,阿政府与该国专家却嗤之以鼻,纷纷以国际法条款为依据质疑公投的合法性。“由本土居民参与的公投之所以有助于当地政治结构的确立,是因为‘民族自决权’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此权利规定,人民拥有在自己领土上进行自我管理的权力。但阿根廷的质疑点在于,参投居民的身份是否符合‘自决权’行使者的条件?”美国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教授古斯塔夫森(Lowell Gustafson)告诉本刊。“联合国大会在多项决议中都曾对阿根廷的领土主权声明表示同情。”剑桥大学国际法学博士、直布罗陀ISOLAS国际法律公司的特里尼达(Jamie Trinidad)告诉本刊,“并且,决议将岛民称为‘全体居民’而非民族自决权中的‘人民’。阿根廷由此坚称岛民的身份为‘殖民者’,不能够行使民族自决权,所以公投不具法律效应。”

而急于否认公投合法性的背后,是阿根廷对于英国“地缘政治阴谋”或将得逞的担忧。2010年,对马岛石油资源觊觎已久的英国允许几家公司在当地进行了勘探,其中一家声称已勘明海底至少蕴藏着4.5亿桶原油。此外,马岛位于南大西洋,毗邻南美洲和正在被各国争夺的南极洲。部分阿方专家甚至认为,公投是英国向南极做战略拓展的重要铺垫。

但特里尼达站在其英国立场,却这样告诉本刊记者:在此情况下讨论法律效力其实偏离了公投的关键意义。他说:“若真以国际法律进行评断,那么马岛的关键问题在于:英国与阿根廷,究竟谁的领土主权声明有效?但由于殖民史太过复杂,这个问题难以说清。可公投行为本身与国际法并无必要关系:这是马岛官方的内部行为,其目的是向世界传递信息,而非在国际法中生效。2002年,直布罗陀官方举行过类似公投,询问当地居民是否同意与英国和西班牙共享主权的提议。西班牙认定该公投不合法,但并未赢得多少国际支持。最后,在98%的居民投了反对票后,共享主权协议被撤销了。这表明:此类公投的关键,在于产生政治影响力。”“公投的目的,是为了向国际社会清晰传递马岛公民的意愿。”伦敦大学地理学教授多茨(Klaus Dodds)也向本刊指出,“他们通过公投展示了一个成熟且民主的社会,并期待拉美地区内外能够尊重此次自由、公正的投票结果,也希望结果的有效性能逐渐得到承认。”

那么,公投对于争端解决的推动效应到底如何?“十分有限。”多茨说,“长远看,它加强了有利于岛民的公众意见,这也许为包括‘走向独立’等选项的未来公投创下了先例。但至少在15至20年中,我认为马岛还不敢挑战与英国的关系。” 公投马岛立场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