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政党冲突何成常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珊)

孟加拉:政党冲突何成常态0( 3月1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一名不满“战犯”审判结果而参加抗议活动的伊大党支持者被警察逮捕 )

2月28日,孟加拉国一号“国际战争罪法庭”以多项反人类罪名为由,宣布判处伊斯兰大会党副主席侯赛因·萨义迪死刑。日前,“伊大党”助理总书记与该党另一领导人也因同样罪名被分别判处了终身监禁和死刑。消息传出后,伊大党支持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议狂潮。受此影响,正在该国访问的印度总统穆克吉的下榻酒店附近也发生了爆炸事件。孟内政部长称,政府已在全国范围内增强了安保力度。

孟加拉曾是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时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属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简称“东巴”。1971年3月,孟加拉人民联盟宣布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但独立派立即遭到了巴基斯坦的严酷镇压。当时,由于反对东巴独立,伊大党在支持巴基斯坦的同时犯下了屠杀平民、纵火、破坏公共财产等一系列罪行。孟国在独立初期便有意审判战争罪犯,但出于多种原因,一直拖到现任政党——人民联盟上台后才得以进行。

近日,伊大党举行了约三天的全国总罢工,并在国内多个地区与警方爆发了激烈冲突,导致数十人死伤。伊大党中央领袖表示,为了抗议政府的打击和压制,他们别无选择。伦敦政经学院南亚社会政策学教授刘易斯(David Lewis)告诉本刊:“这起事件反映了孟加拉国内少数群体的宗教化政治视角,他们对于本国与巴基斯坦的分治始终抱憾。”“政党冲突在孟加拉并不罕见,但没有任何一次的规模与血腥程度能与此次相比。萨义迪的死刑判决给了伊大党展现其党派挑战执政联盟的组织能力的理由。”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南亚社会学教授西迪科(Alam Siddique)这样告诉本刊。

对抗性政治已经成为孟加拉政党政治的一大特点。该国为多党制国家,国内党派林立。2008年大选时,注册党派多达107个,其中39个参选。虽然1991年确立了民主制,但孟国政局一直由于各政党不断爆发激烈冲突而难以稳定。在所有党派中,人民联盟、民族主义党、民族主义党和伊斯兰大会党是较有影响的四大党派。1991年之后,孟加拉政坛基本是人民联盟和民族主义党轮流执政,民族主义党和伊大党则分别与其结盟。政治冲突主要发生在这两大政党及盟党之间。抵制议会的反对党不仅从不与执政党合作,还常常采取号召全国性罢工、阻断交通要道、发起爆炸、暗杀等异常激进的手段与其对抗。

党派繁多且彼此政见对立的情况在民主制国家并不罕见,为何唯有孟国政党间的暴力冲突如此频发?“孟加拉建国时间尚短,直到1990年推翻军人政权后才建立民主制度,政治体系相对不稳。该国政党尚不成熟,政党内部缺乏责任感,基本组织结构中的民主成分也较弱。”刘易斯说,“在孟加拉国各个政党间产生摩擦的,也不仅是政治意识形态或政策制定的差别,还有对国家精神核心的不同定位。”“现任执政党——人民联盟支持政治自由化与世俗化,它与反对自由化的伊斯兰政党——伊大党和民族主义政党间存在着巨大分歧。而历史也证明:孟国执政党通常不愿与议会中的主要反对党维系合作关系。”孟加拉达卡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穆哈巴特汗(Mohammad Mohabbat Khan)这样告诉本刊。

但西迪科说:“孟加拉主要政党间自该国独立以来就一直采取对抗而非合作的模式,这使得该国政治与民主发展均处于停滞状态。在人民联盟和民族主义党成为主要政党后,对抗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事实上,这两个党派是孟国绝大部分政治冲突的发起者:他们的对立非常个人化,总理和反对党主席视彼此为敌人,这种敌对和憎恶的状态经常将重大政治问题的协商带入僵局,他们很少在国家事务上达成一致。然而,虽然在公众普遍印象中,人民联盟支持印度,民族主义党偏向巴基斯坦,但双方其实在基本原则和纲领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比如这次的战犯审判事件,民族主义党起初并无鲜明立场,后来还是决定与其长期盟友——伊大党靠拢。但是,整个国家却因此而分化为支持与反对判决的两极,更加重了政坛的不稳定性。” 何成政党孟加拉政治冲突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