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实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关晓海)

日常生活中,“领导在开会”这句话在机关单位里是频繁响起,对于还没有参加工作的小露来说,虽然不是领导,不过对于参加会议,却也有一番别样的切身体会。

小露是一名“大四”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她来到某省级机关参加社会实践。到单位前,小露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也有一番憧憬和打算。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某“90后”实习生不愿意干端茶倒水之类的小事,引起热议一片。虽然同是“90后”,但小露认为,应该放低身段、珍惜机会、锻炼校内所学,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实习开始后,端茶倒水之类的琐碎事,并没有人要求小露去做,机关里自有专业保洁人员,小露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但她却尴尬地发现,除了端茶倒水,她是无事可干。机关里的工作,有其程式化处理流程,很多事情,她都插不上手,这让她的心情从担忧变成了迷茫。但没过多久,参加会议这件事,迅速让小露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成了部门里的香饽饽。

机关里各类会议众多,开会时如果台下听众少了,台上的领导自然不高兴,会议组织者免不了挨上一顿训斥。于是,每逢开会,组织者便强行给机关里每个部门分配若干听会名额,参会成了一项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很多会议枯燥而又拖拉,参会者是唯恐避之不及。现在,小露的到来,成了部门里很多人的福音。一个月下来,小露作为部门里的会议代表,参加了20多场会议,有关于廉政教育的,有学习雷锋精神的,还有上级表彰的,不一而足,她还两次到省电视台参加了某英模的现场采访,作为背景观众,按照导播要掌声的要求,她笑意盎然地使劲鼓着巴掌。但在笑脸背后,小露的心却在一点一点往下沉:这绝不是她想要的实习。小露决定对这样的实习说“不”。

不过单位却抢先向小露说了“不”。这天,小露又一次作为会议代表参会,会议开了好大一会儿,正在玩手机的小露偶然发现台上的领导停止了慷慨激昂的演讲,而身边一些人正在离场,小露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离场。正恍惚间,台上的领导又慷慨激昂起来了,犹犹豫豫的小露只好又坐了下来。事后小露才知道,原来那天的会议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开大会,后一阶段是处级以上领导开小会,这个小会是小露不应参加的。可参会前没人告诉小露,就这样,小露稀里糊涂参加了自己不应参加的会。因为“目标”比较醒目,被组织者发现后从会场叫了出来,受到了严厉批评,并且认为她不合适在机关里继续实习。

小露十分委屈。她说在她固有的印象里,开会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有大事要发生,可一个月来,她参加了近30场会议,没有感觉哪一场会议是严肃的,不过,一场她不应参加的会,的确让她摊上了“大事”。 实习别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