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经理榜“探花”的2009~2010分析

作者:王恺

私募基金经理榜“探花”的2009~2010分析0( 童第轶 )

进入2009年,整体经济形式非常不明朗。我却非常乐观,因为2008年底,所有券商的报告都认为2009年股票市场的走势是上半年要跌,下半年要涨。我已经养成了把券商报告拿来做逆向参考的习惯——为什么会这样?

券商观点一旦一致的时候,就意味着市场已经走到一个极端的点,它代表市场最多数人的声音,可是,市场永远不是由多数人这么说就这么运动的,有更奇妙的方向在。

如果大家都看好,肯定是大部分人都持有股票,都希望别人来买走自己手中已经上涨的股票。那么此时谁来买股票?所有人都是凭着情绪在往前走,而没有钱来推升股票。

2009年初,券商一致对市场看空,钱基本从股票市场往外走。当时有形容,股票集中到了“坚强人”手里,一种是“主动坚强”,比如你2008年的整个熊市都没参与,直到年底,才买了一点儿来做长期布局,此时是个相对的低点,你买进股票并不怕短期的套牢。还有一种是“被动坚强”,之前被套得太深了,所以出不去了,当时就是这两种人在股票市场里面游走。我不属于这两种人,可是我进去了。我的基本判断是:再多的利空消息,也不会把市场打压得太多,而一旦出利好,就会把市场推升得很高。

于是,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的仓位一直都没有怎么降,我在思考的问题是哪些板块、哪些个股能有超预期的机会。

我有个观点此时起了支配作用:根据惯例,当一波牛市流行“价值投资”的时候,遭遇了熊市,接着再起来的一波牛市一定是“空中楼阁”,属于炒概念股的时代,之后再来一波牛市,才能转为价值投资。

1996和1997年的牛市是价值投资;1999到2001年的牛市是“炒网络股”的概念投资阶段;再后来的牛市是2006到2007年,价值投资体现在炒金融、房地产;基于此,按照我的判断,2009年的一波,应该到了“空中楼阁”的“概念股投资时代”。

我开始集中注意力寻找可能的概念股领域,我们私募基金和一般大公司的基金经理不同,他们有庞大的研究团队,我们整个公司只有3个研究人员,一般是我布置了题目给他们,他们就把这个领域的所有报告都搜索出来,得出初步结果,我们再一起研究。

研究人员的不充足,使我们不可能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必须寻找到最准确的行业。我们就是在这样众多的概念股中找到最后自己想要的那只的。比如新能源这个版块,里面有众多的概念股,可是我们只选择了我们觉得有希望的锂电池行业。

2008年10月份,巴菲特投资了比亚迪,我就开始关注新能源这条产业链,结果往上追溯,找到了若干锂电池的股票。结果证明了我的选择很正确。

另外,我还抓住了有色金属板块,因为有色金属整体跌了90%,我认为它马上能够反弹。

我还有个双重反差理论。

个股有超额收益的,是怎样的板块?一重反差是大家无故地认为这个行业要衰退,但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它的业绩会有好转。比如煤炭在2008和2009年价格出现下滑,但下滑一点就止住了。而股价表现上煤炭股票跌了40%到60%,它还会正常增长。另外一重反差是有色金属板块的业绩差,但不会再差到哪里去了,股票价格因而会出现反弹。我就是利用这点进行判断的。

私募基金的优势是集中持股,这点和公募基金有很大的差别,看准了我就会重力去投资,单一持股我们可以达到30%。我就重点投了几只股票,锂电池有中信国安和杉杉,有色金属有西南矿业、中色股份等。

不过,准备得再充足,也会有失误。2009年2月中旬我就遭遇到下滑,好在我只把错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我在一个不好的节点过度清仓,恰恰卖完之后,有色和新能源就回落到一个相对的低点。

于是,三四月份的时候,我经过反思布局了一些中线股,一半中线股一半短线股来搭配。

你知道有些事情肯定要发生,对公司发展方向判断明确,我就要买中期的,而不是短期的。你不可能天天抓到热点,每天都有5%或者10%的增长——我觉得那是神话。

短线股我们做了一些外需复苏型的航运和港口股,中线股涉及军工和医药两个领域。我是这样判断的:我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拉动内需,包括老百姓的消费和国家内需的消费,军工就是一种国家消费行为。国家消费每年增长15%到20%是有数据支持的。

另外,通过对比军工企业的市值,同它的母公司来看,它们有确定的重组计划,母公司会不断地注入资产到上市公司来扶持它的发展。军工领域既有产业的增长,又有这种外延式的增长,是十分有保障性的。医药领域也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个防御行业,增长幅度是确定的。最后我们的中线股是选中了洪都航空和天坛生物两只。4月到6月,净值都没有太大波动,六七月份才发生显著变化。当年夏天“甲流”蔓延,于是7月份天坛生物就站起来了,而洪都在7月份停牌了,停牌之前出现了暴涨。你可以说这是我运气好,也可以认可我的判断能力。

7月份我们的净值变化很大,增长了30%到40%。我从2008年的亏损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8月份的回落我都规避掉了,最低的时候,我的净值也是1.1元。

之后的4个月我做了以军工为主的短线股,做了灵活的安排,平常是空仓,看到市场出现上涨期,我在一两天之内满仓,接着在市场回落之前慢慢空仓。年底的净值达到了1.42元。

在总结去年经验的时候我说过,137%的收益率不算很惊人,这只是一个普通及格。一个普通散户,假如他在2009年1月1日买入一个中盘股和小盘股的组合,持有不动,到了年底都会有两倍以上收益。

但毕竟这是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说法,鲜有人会这样做。

我们今年准备发行一个规模更大一些的信托产品,大概1亿~2亿元在银行发售,主要是通过大客户理财室。

2010年我会更加谨慎,因为刚开年,券商在预测上又出奇的一致,认为上半年涨下半年跌。我仍然把这个判断拿来做逆向思考,同时也注意到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我的判断又和他们不一致。

自去年8月份开始,我就非常小心,当时政府“虚踩一脚刹车”,引起市场暴跌。我认为这只是点刹,在经济复苏后,这一脚要真正地刹下去,把通胀抑制在萌芽之中,否则不利于未来几年经济的健康成长。所以,我的判断是,今年也许在三四月份还会再踩油门,到那时,我的股票布局会更加稳健,也会提前清仓,因为我不知道政策会给市场带来多大冲击。我很不赞成那种所谓做长期投资,就不喜欢随时清仓的模式。我觉得,随时随地地清仓能够把损失尽量减少,只要你踩准时间点,你就能够随时出市入市,这样不是才能有更多的赢利空间吗?

就2010年的行业而言,军工行业我依旧看好,比如飞机中的发动机企业,还有航天中的卫星,与之相关的企业我都比较注意研究。另外,消费行业中的农业,我会做重点关注,判断逻辑仍然和拉动内需有关。国家人口中6亿到7亿是农民,如何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关系到未来经济的增长。

农产品的售价变化不会太大,所以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国家只能从种粮补贴上来着手,于是,在农资、化肥等领域都会有国家投入进去。我就会注意农资、化肥、种子几个行业的增长。我也会继续关注新能源中的汽车领域,集中限定在电池和整车。

还有核能,我相信2010年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也较大。

不能总去关注排名,杂念越多,你的判断体系越容易被干扰。

中国的股票市场一直被过度高估,价值一直偏高,未来几年内股票市场都会是活跃而充满了各种博弈的,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会一直在这一行业集中精力做下去,现在每天白天看盘,晚上回家后,我都会读书读到两点,不能太晚了,那样会干扰第二天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用功?因为我想在这行业一直做下去,不被淘汰,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专业投资者。■(文 / 王恺 丘濂) 经理股票基金投资私募探花2010股票分析私募股票分析2009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