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

作者:李翊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0( “海上皇宫”外景 )

海上起高楼

与郭奎章的采访就约在“海上皇宫”,习惯在这里招待朋友的郭奎章也习惯了把所有的媒体采访、外事接待都安排在这里。

在南澳镇东山湾码头等了不到5分钟,“海上皇宫”的小艇已经载着林管家靠岸。东渔村的渔民告诉本刊记者,“海上皇宫”建成后,码头上经常能看到名人豪车。“海上皇宫”是完全漂浮在海上的,与陆地没有栈桥这样的连接物,这些名人都需要乘坐“海上皇宫”的快艇上去,偶有等不及的就搭渔民的小船,到了地方随手给50元到100元的小费,非常大方。

而就在本刊记者等船过程中,不断有慕名从深圳专程过来的市民和游客向渔民打听“海上皇宫”。上艇的时候,有游客向林管家询问如何去“海上皇宫”,穿白衬衣、个子瘦高的林管家瞥了眼码头边的龙岗渔政工作人员,拉长了声调:“问差佬啦!”

林管家是汕头朝阳人,今年40岁,以前是汕头一个普通渔民,后来到南澳东渔村弄了个小渔排养鱼。2002年,他遇到了郭奎章,现在他口中的“大哥”:“大哥来这边旅游,租了我的船出海。之后,他就经常来找我出海。有一次他要去三门岛,谈好价钱后我就送他过去了,临上岛前,他说再加50块让我开船带着他绕岛一圈。傍晚19点多我去三门岛接他回来,上岸后他只给我了谈好的价钱,忘了给环岛的钱。我本来想找他要,后来想想算了,没想到他回家后想起来了。这之后,他就经常来我这里。”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1( “海上皇宫”主人郭奎章 )

郭奎章也承认,他要建“海上皇宫”的创意就来自于这些小渔排。“我来东山湾玩的时候,这里船不多,有很多渔排,看着这些海上的小房子,我觉得很神奇,就问小林能不能帮我也建一个。”

2003年,林管家就帮郭奎章建了第一个五六十平方米的小渔排,在渔排表面用木板铺成平面,上面建了个小木屋,郭奎章经常带着朋友过来玩。也就是此时,林管家知道了郭奎章的真实身份。隔了两年,来的朋友多了,郭奎章觉得渔排的模式很好,“漂在海上,可以移动,又能根据需要组合”。继而他异想天开,“可以建航空母舰,为什么不能建一个浮岛?”于是,他跟林管家商量,“能不能建个大的?”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2( “海上皇宫”院子里的游泳池 )

郭奎章找了珠海造船厂的工程师,希望他们能在结构上帮忙出主意。“工程师认为不可行,建这么大的东西,要建船坞才能保证平稳。即使如此,也没法把那么大的房子下到海里。”工程师设想了几个方案:最初的方案是做成船的样子,底部是弧形的。但是一来比较晃,二来不符合郭奎章“房子与岛的模式”的设想。“我是学艺术的,房子的外形我都想好了。我一直想建一个漂亮庄园,但是在陆地上很难找到一个背景环境干净不杂乱的地方。在海上就简单得多了。”第一个方案被否定后,另一个工程师提议可以建100条船浮在海里,用钢板连接起来,就有了郭奎章想要的海上平台。“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真的建了100条船,结果连在一起后,风浪一来就打翻了。”郭奎章告诉本刊记者,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是和工程师们接触的过程中,他了解了海浪和造船的原理。

推翻了工程师的几个方案后,郭奎章自己设计了一个“如何组建平面”的方案。“我看电视,荷兰建了一个海上浮桥,它的底是用混凝土加钢板和泡沫做的。”在郭奎章的方案里,泡沫能产生浮力,他利用钢筋把平均面积2平方米左右的泡沫一块块地拼起来,在上面浇灌混凝土地基,上面再立一个钢架,在钢架上用钢板做第二层平面,然后产生了现在“海上皇宫”的平台。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3( “海上皇宫”二楼 的主人书房 )

平台的问题解决后,郭奎章说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房子重量和平台能产生的浮力的配比。“肯定不能按陆地上那么建。”郭奎章告诉本刊记者,“最后试验下来,感觉泡沫平台的浮力必须超过房子重量的30%才是安全的。比如房子有700吨,泡沫浮力要达到承受1000吨的重量。因此,我的房子用的是国外建筑常用的夹合板,夹合板的特点是体轻,耐久,使用期限能达到50年。所以我在平台上建的这个房子用的就是夹合板,在表面做防风和防腐的处理。”

2005年,一期工程,即现在“海上皇宫”的主体——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会客厅和起居室建成,包括一个会客厅,两个餐厅和四个卧室。小林成为这里的专职管家,同时经营旁边自家的渔排养殖。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4( 卧室 )

第二期工程游泳池和跑马场有2000平方米,是在2007年建的。“因为感觉会客厅和餐厅功能太单一。”这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非常精致,游泳池两边对称分布了3对喷泉鹅,淡水从鹅嘴里源源不断地喷出,确保了一池水永远是满满的。林管家说,这些淡水的管道连同电缆由潜水员下海在水下铺设,从东渔村岸上引来。“包括整个建筑的给排水,我们都从海水下面的管道连接到市政管道里,不会对海水产生污染。”也是在这一年,郭奎章买了3匹马,7只孔雀,其中6只蓝孔雀,1只白孔雀。2009年,为了抵挡台风,郭奎章修建了第三期工程,占地600平方米的泰式露天休闲平台。我们的采访就在这个休闲平台上:坚实而粗糙的条石地面,实木的长条桌,深黑的藤椅,微凉的海风,高耸入云的椰树,如果不是偶尔从脚底传来的轻轻晃动和触目所及的360度海景,你会有在陆地上的错觉。

欧式建筑配上精致的泰国园林,这就是鲁迅美院油画系毕业的郭奎章所追求的建筑艺术形式。“国外很多人经商后会有很多兴趣爱好,有人航海,有人搞艺术收藏,有人建不朽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我的艺术品。历史上有几个疯子,一个是埃及的什么大帝,他修了个金字塔,疯子吧?还有一个是秦始皇,他修了个万里长城,疯子吧?还有一个就是我(修了‘海上皇宫’)。”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5( 浴室 )

为了这个海上庄园的梦想,郭奎章花了将近1亿元。在他看来,值钱的不是那些从世界各地背回来的艺术品,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这种海上漂浮建筑物的模式。

博弈

“海上皇宫”:蓝色圈地与违章建筑6( 古代神兽雕塑 )

按照郭奎章和林管家的说法,在2003年开建时,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2002年的时候建一个渔排不用办手续,只是在2005年的时候对渔排编了号。2009年所有旧的渔排编号都收上去了,12月份给养殖户发了新编号。”林管家说,“2005年也就是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有相关部门过来检查,提出‘不是不能建,要办手续’。郭总问他们,如果申办手续,该怎么办?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郭总一直在申请。”

而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龙岗大队大队长戴玉茹告诉本刊记者,2007年深圳市海洋功能规划出台以前,东山湾的渔民们已经在这里养鱼为生,那时候没有给他们发证,但登记了编号。2007年深圳市海洋功能规划将东山湾规划为养殖区,海洋部门为东山湾的渔民发放了110张养殖证或垂钓证,持证的渔民可以合法使用海域建渔排。没有证件的渔排都是非法的。“海上皇宫”并非从事养殖,不可能获得养殖证而变得合法化。2007年之后,海洋部门没有再发过新的养殖证,没有批准过建新的渔排。修建“海上皇宫”的性质就是擅自占用海域。

在郭奎章看来,“海上皇宫”是一个新事物,其性质究竟是“船”还是“房屋”,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定论。所以过去几年中虽然他多次向海监部门申请办理海域使用权证,但海监部门对“海上皇宫”的定性表示为难,该为“海上皇宫”办什么样的证,使用多少年,怎么收费,找不到相关法律依据,难以办理海域使用权证。因此,“海上皇宫”并非违法建筑,只是手续还没有办下来。

然而戴玉茹并不认同他的说法。“2002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管理法》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海域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非法占用海域期间内该海域面积应缴纳的海域使用金5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任何人要使用海域,都必须先取得海域使用权证。郭奎章建立‘海上皇宫’时海域管理法已开始实施,应该先取得海域使用权证再开工建设,明知道自己没有证,还继续开工建设,就是公然违法。”戴玉茹说,“‘海上皇宫’5年前就被定为违法建筑,2年前被贴了封条,两次立案,多次申请强制执行。我们从最开始就介入了,前前后后去‘海上皇宫’执法有二三十次。”

对戴玉茹的说法,郭奎章很不服气。“附近还有很多渔排在从事餐饮项目,也没有拿到证。你要是说‘海上皇宫’非法,那么广东海域大部分海上餐饮项目都违法,不能说小的合法,大的就不合法。事实上,我们从来也没有收到任何执法部门要求拆除的通知,我们收到的都是迁移罚款单。”郭奎章承认,深圳市龙岗区海洋局曾经针对“海上皇宫”违法用海的问题召开过“深圳市龙岗区东山海上构筑物行政处罚听证会”,并对“海上皇宫”的所有单位——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处以71.1万元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恢复海域原状。不过,龙岗渔政开出的71.7万元行政罚款并没有执行,因为郭奎章公司账户是空的。对此,郭奎章的解释是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人都很忙,没有去重视。

2007年,由于深圳市政府鼓励乡村开发“短平快”的旅游项目以提升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而郭奎章所占用的海域属于南澳镇东渔村村属养殖区,于是郭奎章决定与东渔村合作。

南澳街道办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当地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渔民,一种是农民。纯粹靠打鱼为生的渔业村只有两个,南渔村和东渔村,其中东渔村最小,仅有100多人。因为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已经没有可供农民耕种的土地,而大肆的捕捞也影响了渔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随着海水污染加重,养殖业日益走下坡路,因此20年前南澳就把打造国际濒海旅游区作为发展目标。“现在的东渔村主要靠养殖业,还是以外地人为主,当地人都上岸了。”

在海上经营娱乐有限公司与龙岗区南澳街道东渔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签订的这份《合作协议书》中指出:双方在东渔所辖海域开发“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兴办“海洋特色旅游”,以及开发“海产品养殖”,致力“解决渔民脱贫致富”问题……项目以海上平台为主体,使用海域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养殖区域)……海上精英公司每年给东渔社区现金8万元作为合作金,每3年递增10%。而东渔社区要承担的义务是,向有关部门申报休闲渔业试点项目,并提供休闲渔业试点的有关文件给甲方办理海域使用手续。

签署了这份合约的东渔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法人代表李土兴向本刊记者表示,当初是“海上皇宫”要求向村里“租用”海域,经过东渔社区党支部的讨论,让李土兴代表签字。“协议签订之前,我们提前说清楚,不确定能向有关部门申请到海域使用权,但是对方说无所谓,其实不找我们也照样修建,只是有扶贫的意思,免得村民对他们的项目有意见。”李土兴说,“目前在东山湾渔港养殖的渔民大部分是外地人,我们以养殖的名义申请多一点海域,然后租给他们,拿到的钱可以为村民干点事。我们当时也留了一手,在协议里写明了,在国家政策不许可的情况下或休闲渔业试点项目批复时间期满后,东渔社区有权单方取消合同。‘海上皇宫’一开始规模很小,后来越来越大,也超出了养殖范围,海域使用权的手续直到现在都没有批下来。所以一年后,我们就取消了合同。”

2007年7月2日郭奎章拿到“深圳市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休闲渔业(不含限制项目)。

龙岗区农林渔业局2007年6月11日印发的“深龙农字【2007】66号”文件是如此表述的:“原则同意”你公司(海上精英公司)经营“海上休闲渔业项目”,待公司注册成立后,具体经营项目请按照《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试行办法》“另行申请”。

对此,龙岗区农林渔业局负责人表示,他们确实曾经为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出具过这样的批复。不过,他解释,只要符合相关规定,任何企业和个人均可向海洋部门进行这样的申请。而他们“原则同意”也只是同意他们兴办海上精英娱乐有限公司,“并不是同意他们在海上建什么东西”。这位负责人称,这家公司在他们这里获得批复后,还须到工商部门申请牌照,之后如果涉及用海的内容,则需进一步申请。而他非常肯定地表示,他们并没有收到来自这家公司的用海申请。

蓝色圈地

虽然名义上是海上休闲渔业项目,但是在建成6年的时间里,来过“海上皇宫”的都是些社会名流,有附近浪骑游艇会的、法拉利和劳斯莱斯车友会的、深圳总裁俱乐部的,文艺圈的也有很多。还有很多地方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的招商活动也在上面办,用林管家的话说,这里的一切都是给郭老板的客人用的。为什么没有对外开放?郭奎章的解释是:“一直在测试安全性。”

“我的设想是建设一个10万平方米的大型项目,现在只有7000平方米,只是尝试和探索。”郭奎章告诉本刊记者,“开始建之后,我考虑到两个问题。如果大规模建设,它能不能扛得住海浪,很难讲。因为建10万平方米这么大的地方需要很大投资,能不能经受海浪,还有海上建筑的抗腐蚀程度究竟能够挺多久,没有相关资料。所以只能摸索着做。所以当时考虑我先做一个,做成了用事实证明是可行的,建筑结构上是合理的,接下来再整体开发。”

2008年8月和9月,郭奎章的“海上皇宫”经历了台风“杜鹃”的两次考验。郭奎章说,房子被台风打沉的那天,管家告诉我,大哥,房子都被打沉了,一半都倾斜到海里了。我正在睡觉,我说别给我打电话,我正在睡觉。要是真沉了,你就给我发个短信:已沉。“这次也是,很多人打电话跟我说,你不知道媒体都把你炒成什么样了,都妖魔化了,我说无所谓。还有人发短信给我说:老郭,现在你的点击率都超过章子怡了!……我说,人家朝你吐口水,如果你不理,那就是雨水;如果你理的话,那就是口水……所以,无所谓的,媒体愿意炒就炒吧,人家也要生存……”

“海上皇宫”的第三期工程就是为了挡台风而建。“来台风的时候我让他们录了像,看到海浪从那边来的过程。我们做了软性堤坝,下边很多渔网,台风来的时候是硬的,渔网是软的。硬的打到软的上面,它就弹,弹来弹去,整个就把台风的冲击波减弱了,所以去年来台风的时候我就安然无恙了。抗腐蚀性上,我把所有的钢板都用混凝土包起来,就不会出现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完后,我认为这种模式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探索。所以,从2008年底开始连续向省海洋局、市海洋局、区海洋局打报告,把我们的规划都报给了龙岗区政府。”郭奎章告诉本刊,“当时得到两个回复:区渔政回复说,这块有海洋区域功能的划分,原来是作为养殖区,审批权在市里和省里。我们又给市里和省里打报告。2009年初时候,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曾一起来调研,我没有参加。调查之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模式对海洋未来功能的使用,提升海洋功能附加值是大胆的探索,同意我们办理海域使用权证。因为我们原来只有村里的手续。当时是口头的反馈,没有书面的。但我们要大规模开发,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后来我们又给李珠江局长打了报告,他批示说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在这份落款为2009年2月24日的、海上精英公司致当时的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的申请信中写道:“公司要将‘国际高端海上休闲运动’项目引入‘中国的百姓生活’。”虽然东渔社区和南澳街道都不认为“海上皇宫”给当地经济带来过什么好处,但这封申请信中还是说,“海上皇宫”成立以来,“东渔村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来的岸边荒草地变成了今天的水泥路面停车场,原来的烂尾楼变成了今日的海景客房;岸边的餐馆、小商店的生意空前繁荣”。该申请信中还说,省高科技商会暨深圳市福田区民营企业家联谊年会、湖南省驻深办暨湘籍企业家年会等都在“海上皇宫”举行,中国杯帆船赛也将海上皇宫作为观礼的主场馆,‘海上皇宫’均是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服务。申请信最后提出,由于多年苦于办证无门,海上皇宫经常面临多部门的各级检查及处罚,给该公司带来巨大压力。海上精英公司据上述理由,申请省海洋局“能够对我司用海项目申办用海使用证事宜给予特事特办,解决一直以来长期困扰企业的‘无证用海’状况”。

申请信下方有手写的、落款为“李珠江”的3行字,大概是:此事可按“先行先试”的原则探索管理,1.指定龙岗大队撤案。2.指定深圳市局××××取证。××队、城管×办。落款处日期为2月25日。(注:××表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的部分)

郭奎章如此解释李珠江批字的理由:“同样是使用海域,是我这个(‘海上皇宫’)有价值,还是这些破渔排有价值?!你觉得这里是做贫民窟似的房子好呢?还是都变成我们这样的高档休闲度假村好呢?任何一个领导看到未来的海域能规划成这样,怎么会不高兴呢?”

事实上,广东省海洋局并没有就“海上皇宫”做出过任何批文。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的主任律师于秀峰一直在关注事件进展。在他看来,省海洋局前局长“先行先试”的批字只表明可以尝试,不能说明具有法定的合法性。另外,在这样的报告上签字,只是该局领导的个人意见,并不是该局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效力上不能给予确认。

2009年3月,郭奎章找了深圳市海洋局。“他们回复是同意办理海域使用权手续,没有正式的批文,申请的报告他们都接收了,当时说有几项材料需要补充:海域区域的图纸,使用功能,以及未来的规划等。后来他们开会,同意把我们的手续办全。这时候市海洋局就给区海洋局打电话,区海洋局提出来,说他们之前对我们有个处罚。这处罚的原因主要是移位的处罚,因为台风的原因,我们从别的地方移了过来,没给他们打招呼。”林管家清楚地记得,2009年4月份,广东省海洋局的几位领导下来做调研,就在“海上皇宫”的中心会客厅与郭奎章见的面,“允许建挡风平台,前提是为了防止受台风打击”。但是一直到2010年,郭奎章要求办理的海域使用权手续也没有批下来。

现在郭奎章有些懊恼:“我不是做旅游的,我只是把它作为公司未来的一种经营模式的探索。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很多江河湖海,这是一种对海洋资源的新型利用,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海洋经济研究专家的认同。”郭奎章也有些委屈,“‘海上皇宫’的平台能承载5000吨的重量,目前仅承载了约2000吨,再上来千人也没问题。包括天津、海南等濒海城市的相关部门都曾来我这里进行考察,将来海上休闲旅游业必会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如果当地渔民愿意做,我可以带他们做,如果他们自己不愿意做,那我10万平方米的项目上马,就可以带来2000~3000个就业岗位。这里原本是非常落后的地方,渔民每天靠打鱼为生。现在我把这区域带旺了,成为深圳的旅游度假区。你是希望深圳继续是个小渔村,还是变成现代化城市呢?”

但不管郭奎章是怎样的想法,2010年1月19日下午,广东省海洋局公布了调查组结论,认定“海上皇宫”属违法建筑,深圳市龙岗区海洋局已依法向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是用农民的办法做了一件现代的事。”现在,郭奎章如此评价自己的行为。■

(文 / 李翊) 皇宫海洋污染蓝色海上皇宫圈地违章建筑郭奎章渔民深圳台风违建海上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