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冰响叮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刨冰响叮当0

在夏威夷过圣诞节,为的就是一个反季的气氛。且看Waikiki海滩上人人都像是坏小孩,赤膊开“野马”敞篷车,路过阿拉莫纳购物中心,看见那全岛唯一的一座裹得严严实实的圣诞老人像,都要叛逆地对其进行调侃——“嗨,老爹,你穿太多啦。”——仿佛毫不担心自己上“淘气名单”而得不到礼物。

为什么不担心?那是因为这里已经处处都是礼物,看看这美好的沙滩,灿烂的阳光,温热的海水,活泼的白浪。如果你渴了,有“Mai Tai”,有“Pina Colada”,有“蓝色夏威夷”,可以说,全火奴鲁鲁就没有不好喝的鸡尾酒;如果你饿了,“Poke”是辣椒酱调味的海藻拌生金枪鱼,“Poi”是又香又滑又黏的芋头粥,再加上一点茂宜岛产的甜味生洋葱,撒上一点大岛海盐,这就是最简单自然的当地风味。如果你还想折腾,你可以把自己的圣诞晚餐设定为“比基尼+酸辣生切黄鱼肚腩+乌龟角浮潜+小黄瓜白桃果味酒”,或“大帅哥+夏威夷果仁焦糖扒羊排+草裙舞女郎篝火晚会+有点年头的cona古董咖啡豆现磨咖啡”。如果你看见以上这些,已经忍不住口水直流的话,那我要告诉你,这还远不是夏威夷圣诞节的重头戏,欧胡岛最招牌的庆祝活动,莫过于在12月25日的白天开车去Matsumoto吃刨冰。

夏威夷的刨冰,说穿了也就是由传统的日式刨冰而来。仔细观察一下,火奴鲁鲁所有卖刨冰的店名大多是日文拼法,从Matsumoto到Aiko,从Miyazaki到Rie,有的店铺还伸出一面小旗,上书日文汉字的“冰”字,让人错觉来到了隅田川或是镰仓的夏天一般。除了卖刨冰,大多数小店还会售卖画着相扑选手或是金鱼的T恤,加倍地抒发思乡情绪。而刨冰的配方,也是于改良中见传统。欧美人大都在冰激凌文化氛围中长大,习惯了夏天入口的冰品必须要“Creamy”(奶油质感),刨冰细碎的冰碴子及其带来的细细琐琐的口感,给他们一种仿佛是直接把雪花放入嘴里的新奇乐趣。但日式刨冰的经典口味,一般不是抹茶味儿就是黑糖味儿,欧美人,尤其是欧美小孩可能会觉得有点发苦,颜色也太过暗淡了。所以在夏威夷,改良的刨冰主打的都是草莓、柠檬、香草之类简单直接的嫩口味,色泽上也追求越鲜艳越好。基本上就是把冰激凌的味觉系统直接移植到了刨冰店里,但有些趣致的东方元素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店员总要问你:“要豆子还是不要豆子?”一开始让人恍惚,豆子?又不是在吃咖喱,关豆子甚事?后来恍然大悟,原来说的就是那“宇治金石”里经典蜜酿的大红豆啊。

回过头来说Matsumoto,虽然在这岛上,这家位于古老小镇上的老店,天天做刨冰,日日卖刨冰,每次也有无数的本地人及游客伸长了脖子等刨冰,但圣诞节的彩虹刨冰无疑还是意义特殊的。这一点,当渺小的我等候在庞大的排队人群中时,便深深感受到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虔诚的等待冷饮的人群么?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人手一个大号刨冰托。高挂在墙上的“我们的刨冰口味”告示牌令人心乱如麻,不知道自己是要爽口的柠檬味儿,还是略具冒险意味的根啤味儿,还是保险的香草味儿,或者干脆就要“Matsumoto经典”呢。但让你思考的时间不多,很快你就到了那个戴着彩虹帽子的姑娘面前,她朝你竖起三根细长的手指:“三种味道,姐们,你可以选三种味道。”我嗫嚅了一下嘴唇,胡乱说了三个,她皱眉道:“但这三种颜色凑在一块儿不好看。”但我俨然已经铁了心,要试冰激凌的味道加在刨冰里是什么样,所以我立马指着身后的先生说:“我情愿把美丽的颜色让给他,给他一个经典彩虹吧,我就要试那三个啦。”

结果证明,根啤、椰子和香草果然是颓废的组合,三种都是褐色系的颜色凑在一块儿,别人手里都是彩虹,我手里却好像端着一坨雨过天晴又被人踩了一脚的泥土。味道自然也不怎么样,引发了我小时候的所有关于色素冰棍的回忆。但是呢,叮叮当,叮叮当,刨冰响叮当。我旁边的一个大胖叔叔一边吃一边感慨道:“果然圣诞节还是需要雪啊。”■(文 / 殳俏) 美食响叮当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