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话北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杜京生)
元旦假日,妹妹去天津访友,1月4日晚返回北京,一下车就蒙了。原来同样遭遇1月2日晚大雪的天津,路面基本清理干净,一路乘车没有受阻,到了北京一看,马路上依然是被压实的雪。天津是怎么做的,她不清楚,因为天冷没出门,可关键是她看到了一个城市的能量,知道了它能做到什么。而这一点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正是北京让全世界感受过的,北京也因此而享有盛誉。
雪后第6天,北京街头的积雪仍然不少,环卫工人还在日夜忙碌着,不少是柔弱的女性。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连天安门广场的行车道都还没清理完,而北大一带马路积雪尤为严重,“那里人多好动员啊?”一位朋友去商务部办事,发现东单一带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台阶,在大雪过后都变成了“麻子”,是被融雪剂腐蚀的。融雪剂的危害,看看环卫工人被腐蚀的鞋就有感性认识了。市园林局有过统计:2005年,城八区共有1.1万株行道树、149万株绿篱等灌木、近20万平方米草坪遭受严重盐害或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在3000多万元以上。另有文献表明,氯盐融雪剂对混凝土和钢筋最具腐蚀性,美国每年修复费用大于2000亿美元。丹麦在哥本哈根地区调查了102座桥,其中50%有严重的钢筋腐蚀,主因是使用氯盐融雪剂。北京西直门老立交桥只用了20年,桥面和承重的桥墩就出现严重的混凝土剥落和钢筋锈蚀现象,专家认为融雪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大雪降临,灾害性天气,北京没有全市总动员,至少缺少落在实处的组织和措施,少见到曾经活跃的志愿者的身影。北京电视新闻采访了扫雪的市民,而更多市民则没见过这样动人的场面。我和周围的许多人都很想参与道路扫雪,但这项大工程需要有人组织,我想,最好的扫雪时机是雪后第一天,如果全市总动员,不依赖融雪剂,先疏通道路,再陆续把干净的雪运到平时缺水的河道里(北京干涸的绿化河道和不净的泄污河渠不少),或者堆积在树木边草丛中慢慢融化,无疑会兴利除弊。还有,作为市民,我很不满意环卫局领导对购置大机械扫雪建议的回应,说这降雪只是50年一遇,购置了是一种浪费。事实上,并非特大雪才需要机械清理,平常年份也是需要的,对环卫工人也是一种关爱。何况,如果有城市守护者的思维,有公仆的心态,就会找到不少解决办法。比如,冬季工程施工都停止了,铲土车等大机械都在休眠状态,经过调查掌握资源情况,届时租用,这才是奥运会时北京政府超强动员力的再现啊。 北京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