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亚图拉蒙塔泽里逝世

作者:蒲实

(文 / 蒲实)

大阿亚图拉蒙塔泽里逝世0( 12月21日,数千名蒙塔泽里的支持者从各地赶往库姆出席蒙塔泽里的葬礼 )

2009年12月20日,正值西方为伊朗核问题所设期限越来越临近之时,87岁的大阿亚图拉侯塞因·阿里·蒙塔泽里在睡梦中逝世,成千上万的伊朗哀悼者从各地赶到什叶派圣城库姆。群众高呼激进口号,与警方发生冲突,事态逐步激化,在库姆和蒙塔泽里的出生地伊斯法罕爆发了政治骚乱。

“大阿亚图拉意为‘真主的迹象’,是什叶派的最高宗教等级。”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吴冰冰副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全世界什叶派人口有1.3亿至1.5亿,伊朗95%的人口是什叶派,是什叶派的主体。全世界的大阿亚图拉仅有十几位,什叶派要求每一个人自由选择追随一位大阿亚图拉,作为其‘效仿渊源’,这意味着每一位大阿亚图拉的追随者有1000多万人,有极高的声望和无人可削弱的宗教影响力。”华黎明上世纪90年代曾任中国驻伊朗大使,他告诉本刊记者:“德高望重、教民公认的大阿亚图拉所说的话、对一个问题所做出的判断,教民都会顺从去做。霍梅尼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宗教地位,才能在伊斯兰革命中一呼百应,推翻巴列维王朝。”

“我记得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初期,伊朗所有地方悬挂的领袖像,一个是霍梅尼,旁边的一个就是挂蒙塔泽里。”上世纪70年代末,华黎明曾在伊朗工作6年,目睹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他向本刊记者回忆,“蒙塔泽里是霍梅尼的学生。1963年,霍梅尼因为反对巴列维国王被驱逐出境,流亡国外。霍梅尼离开后,国内领导伊斯兰革命的实际就是蒙塔泽里。1974年,蒙塔泽里也被投入监狱,1978年被释放出来。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他也是重要的宪法制定者之一,所以他在伊斯兰革命中所起的领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共和国缔造者之一。”

1991年华黎明第二次去伊朗,任驻伊朗大使。在此期间,“蒙塔泽里的政治地位已经大大削弱,基本上在政坛销声匿迹,没有能够发挥太大作用,只能发表一些秘密的言论”。华黎明说,“这中间发生了一个重要变故,使他和关系亲密的霍梅尼发生了分歧。1987年,里根政府和伊朗当局有一个秘密交易,美国通过以色列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这件事情本来秘密进行,后来蒙塔泽里的重要亲信哈什米·麦赫迪把消息透露给黎巴嫩的一家报纸,美国国会哗然,伊朗国内一片惊呼声,因为美国秘密特使麦克法兰已经到了德黑兰。这件事情被称为‘伊朗门事件’,里根差点因此被弹劾下台,而霍梅尼和当时任伊朗总统的拉夫桑贾尼都面临着巨大压力。蒙塔泽里和霍梅尼由此发生了矛盾,麦赫迪后来被逮捕处决,之后,两人在要不要神职人员直接参政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吴冰冰说:“在两伊战争如何打,国有化如何进行等军事、政治经济领域,霍梅尼开始更多参与其中,而蒙塔泽里主张宗教学家不进入行政管理体系。”但霍梅尼仍说蒙塔泽里是“我一生的成果”,在写给蒙塔泽里的一封信中,他建议道,作为高尚的教法楷模,蒙塔泽里应该退休在库姆圣城任教。“蒙塔泽里则公开发表言论反对霍梅尼。1989年,霍梅尼逝世前,专家会议专门通过决定,废除蒙塔泽里的继承人地位,由哈梅内伊担任领袖。”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研究员告诉本刊记者:“1989年,哈梅内伊成为最高领袖时,对哈梅内伊的任命曾遭到伊朗上层宗教人士的反对,其中包括蒙塔泽里。”随后蒙塔泽里一直成为反对派,1997年后他被软禁在家,直到2003年才解除软禁,一直在家从事宗教教学和研究。

“伊斯兰革命初期,蒙塔泽里曾和霍梅尼一样,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和以色列。”华黎明说。吴冰冰说:“彼时的蒙塔泽里坚持最传统的伊斯兰教规,反对国王给妇女更多的权利,支持一夫四妻。”2007年后,曾经是伊斯兰共和国体制设计者的蒙塔泽里重新活跃起来,开始拥护西方的价值观,成为“改革派”在宗教界的偶像。2009年6月伊朗大选后,蒙塔泽里曾发表言论,质疑选举结果的合法性。“他也批评内贾德在核问题上言辞不当,但在坚持伊朗的核权利、不放弃核计划上与现政府并没有分歧。”华黎明说,“伊朗革命30年后,伊朗社会在继续革命初期激进、宗教化的反西方政策,还是实行比较缓和的国内国外政策上发生了深刻分歧,这在今年伊朗大选后已经形成鲜明对立。”■ 塔泽里拉蒙阿亚图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