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干掉小灵通再谈过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NEC公司推出的N906il型3G手机 )
与姗姗来迟的3G相比,小灵通的隐退比想象中来得更快。2009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纸通知:“2011年前小灵通所占1900~1920频段必须完全清频退网,以确保不对TD-SCDMA形成干扰。”许多人并不知道,频段的重要性毫不亚于3G牌照,分配频段的多少决定了未来网络能够承载的用户规模。在中国3G格局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拿到30M频段,中国移动的TD-SCDMA(以下简称“TD”)则取得35M频段,这显示出在频谱资源上TD仍然获得了一定政策倾斜,而小灵通所占TD核心频段退网也早在业界意料之中。
无论技术上如何先天不足,小灵通的长期存在恰恰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复杂多样,即使在手机资费大幅下调的今天,高峰时拥有超过1亿用户的小灵通仍然留住了7000万用户,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以中国电信为首固网运营商的“现金奶牛”。从现在开始的3年内,如何让小灵通用户们顺利转网?运营商计划中的方案无非是通过降低资费和终端补贴等政策,在2G网络甚至3G网络上重新建立中低档品牌。实际上,个别城市已经在通过赠送GSM手机等方式吸引小灵通用户转网,甚至保留原小灵通号码带到2G网络在技术上也不难实现。另一方面,随着拆除小灵通基站和3G网络的大干快上,小灵通的网络覆盖、稳定性和通话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运营商希望借此促使用户转网,但很难相信他们会一步跨到3G网里。
与7000万小灵通用户相比,中国的6亿手机用户才是3G面临的更大挑战。目前中国的2G网络拥有近60万个基站,这是运营商花费了近10年不断扩容优化才达到的,但现在它们却要在3到5年内建设一个相似规模的3G网络。“通常3G网络从建设到优化、成熟,完全满足商用条件需要2到3年时间,初期覆盖范围比较小,特别是室内覆盖并不理想,因此3G与2G网络的平滑过渡非常关键。”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司徒卫告诉本刊记者。从海外运营商的经验看,商用3G初期也是利用现有2G网络,以吸引2G用户尝试使用3G为主,它们更希望让用户在2G网络上打电话,在下载速度以兆计算的3G网络上体验数据业务。随着3G技术演进和网络速度不断提升,目前商用的WCDMA HSPA版本已经实现7.2M下行速度,在移动宽带、视频电话、手机电视等业务上都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如何吸引2G用户抢先体验3G?按照中国移动“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过渡政策,用户可以在3G网内使用原2G业务,原有资费标准保持不变,但要使用3G特色服务还需当地运营商开通3G网络和用户手机支持。按照中国移动的说法,用户在2G和3G网内切换就像双频手机在900M和1800M之间切换一样,“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感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都宣布将实现从2G到3G的平滑过渡,按照“三不原则”实现用户转网。实际上中国电信采用的CDMA2000技术通过平滑演进即可升级到3G,并且中国电信在此前的设备采购中已经要求支持平滑演进到3G版本,在缩短网络建设时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2G和3G之间的切换难度。
对用户来说,体验3G的唯一门槛是更换一部双模手机,而现在市面上可供选择的手机数量还很少,上网卡更是寥寥无几。但在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规划部总监常刚看来,手机并不是问题,“即使起步最晚的TD手机,随着中国移动加大支持力度,对双模手机的补贴政策和重点推广都将促进终端厂商的投入”。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国外3G手机已经流入中国市场,由于运营商实行“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其中数量最多的WCDMA手机有望顺利进入中国联通的3G网内,这也在无形中扩大了3G用户群。实际上3G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以语音业务为主的消费习惯,尽管通过手机上网的人群已经突破1亿,但大部分用户仍然缺乏换机动力,资费促销和手机补贴政策对他们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3G。
2009年对三大运营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它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网络建设,以抢占先机争取到更多用户。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朴告诉本刊记者,估计中国3G在2009年下半年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从全球3G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需要逐渐成熟的市场,不能用以往的经验套用到中国3G上”。实际上3G时代里运营商将更容易留住客户,因为TD、WCDMA和CDMA2000三种标准之间的芯片和通讯频率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用户更换任何服务商的同时必须一并换机换号,而且不同网络上的3G服务也会有所区别,重新选择运营商的难度远比GSM时代更大。■(文 / 黄燕) 通信过渡再谈小灵通干掉运营商3g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