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得承认,我养过猫,却从不知道猫会发情。第一次听到猫叫春,我在窗台趴了整晚,焦虑不安,谁家的孩子夜哭,大人呢?我那只猫没这招式,大约他立志做教士。最后他终于侍奉上帝去了,我抱着他,提着铁锹去后院,祖母追出来说,应该把他挂在树上,让鸟来啄食,以后养的猫就不会乱跑,不会乱吃东西。我把他装进书包,背着去郊外,以后每天乘车去看他一次,直到他不见了。

但是至此没再养猫,倒养成了洁癖。我厌烦做家务,痛恨灰尘、毛发。这样一间房,难有猫的容身处,尤其猫多喜欢在外面瞎逛,家里又没它穿的拖鞋。某日,我在街上走,迎面走来一只狗,穿着粉红小皮鞋,鞋面系着蝴蝶结,我一时神经错乱,竟对那狗说起话来:老兄,你这皮鞋什么牌子?狗不理我,一溜烟跑过去,皮鞋踩在地上,“得得”声纷至沓来,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呵。猫不会这样,猫会撒娇,有时也腻得过头,但它不会做你强迫的事。

村上春树家的猫最有派头,因为她每次生产为她接生的都是这位著名作家。“产崽时,缪斯挺起上半身,张开双腿坐着。我从后面托着她,握住她的两只前爪。猫不时回过头,以脉脉含情的眼神盯着我。”钱锺书先生有一则值得玩味的轶事。他家的猫是个小个儿,但喜欢凑热闹,像所有喜欢跟大孩子玩的小家伙,她注定会被欺负。先生“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

前段时间看多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入了迷,尤其是一只“从良”野猫的故事。她原是只温良的家猫,后与野猫私奔。这样流浪了几年,她又回到这座房前,瘦骨嶙峋,肚子却越来越大。家猫对她群起而攻之,她只远远地接受从前主人的施舍。一个暴雨夜,她又出现了,给她吃的,她拒绝,她只绝望地望着房子。主人终于懂得,跟着她走,去救她的孩子。但是雨太大,夜太黑,他们只得半途而返,猫没跟他们回来。第二天,他们又出发去寻找,在一个即将塌方的积满水的坑洞里,那猫躺在贴着洞壁的一小块干燥地上,还在喂奶。人们放下篮子,她顺从地没做丝毫反抗。她的孩子得救了,她又成了一只家猫。一个完满的结局。

另一则“之最”:小两口在桥上吵架,女的脾气特火暴,几句话不和,把自己像个炸弹丢进江里,有人拨打110,但江里水很浅,她摇摇晃晃站起来,人们拉她拽她,她抵死不上岸,对桥上的“他”喊道:你要大声说“我爱你”,不然我不上岸。但那男的脸皮薄,早逃之夭夭了。在我的抑郁期,我把它张贴在床头,每天睁眼看见它,就哈哈大笑,心情随之好转。但这话题已与猫无关了。■(文 / 荆研) 猫语家猫宠物

上一篇: 听马未都
下一篇: 衣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