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人生中的图书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时间:11:30
地点:幻想岛
我登陆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小岛。从地图上看,幻想岛还有段距离。我可以到附近的传送站选择“电子传送”(Teleport)。不过为了欣赏一路风景,我决定飞过去,走着太累。起飞,高飞,前进。0.1秒钟后,飞越过一个山头,前方出现一个小岛,繁花似锦,看来是到了。咦?右下方有一目标浮在半空。Alt键加鼠标左键点击目标,扩大,原来是《哈利·波特》一书,下方是一古色古香的欧洲城堡,四周点缀着各种想象文学的书籍。我打算先在这里逗留一下。降低,转弯,着陆于儿童幻想城堡的天台。天台上除了散落的书籍,还浮着一块阿拉伯神奇飞毯,鼠标右击飞毯,选择“电子传送”,风景一变,我整个人就被送到了城堡内部第一层。这个图书馆内部装修复古豪华,书本整整齐齐排放在书架上,点击每一本书,都会出现一个卡片(Note Card),上面是有关这本书的信息,还包括一个网址。点开网址,新窗口中就出现了图书馆的目录搜索网页。这个城堡共有3层,我可以走楼梯,也可以电传到各层,在书架上博览群书。
时间:11:35
地点:西斯廷教堂
我在搜索栏输入了“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le),在搜索结果中点击Vassar学院,在新窗口中选择电传。嗖!一下子就从ALA抵达了意大利的西斯廷教堂。西斯廷教堂门口有公告,提醒进入教堂的用户必须要签署一份协议书,保证不进行破坏活动。我接受了出现在窗口的协议书。
西斯廷教堂是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进入教堂,门口放着一些传单。我点击了一下,接受这份传单,新窗口中显示了这个教堂工程,大意是“西斯廷教堂重建工程由Vassar学院的史蒂夫·泰勒(Steve Taylor)完成,这个标志性工程用于探索在虚拟世界表达真实世界的艺术和建筑的极限……这里的所有事物都基本上按真实比例进行构造,所有艺术影像均来自照片”。我将这份介绍保存到了自己的目录(Inventory)里。西斯廷教堂的壁画让人叹为观止。在底下看不够过瘾,我又飞起来,一直飞到教堂顶,细细观摩《审判日》。点击《审判日》,出现一张卡片,里面是关于这幅壁画的详细介绍,我也把它扔进了自己的目录。挂在半空,拍了好几张照片后,我停到窗台上,靠着窗玻璃继续照。
时间:11:40
地点:Infoisland咨询台
事件:我电传到了虚拟图书馆联合会(Alliance Virtual Library: www.infoisland.org)国际部。这回我是直接在地址栏里输入了3个数字——112,241,34。在这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用3个数字来定位。当然我也可以搜索自己目录里面的地标(Landmark),基本上我把所到之处的地标都保存在那里。
正巧碰上了图书馆员Brian Corleone。Brian是一只美女猫,精通中国功夫、剑术,还是神枪手。同时她还会七七四十九变,以威慑并惩治那些胆敢在图书馆里胡作非为的人(Griefer)。我没有胡作非为,不过Brian为了诱惑我在寒假的时候到这里做志愿者,担当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就开始了一场魔法秀。她先变成一条冰龙,像座小山似的立在我面前,喷出的冷气把我整个给冰冻了;接着又变成一条火龙,喷出大火帮我解冻(中间冒黑烟,我还以为自己被烤焦了);然后变成豹子男,把我装进了牢笼里面;正在我无路可逃的时候,她解放了我,又变成了猫女。猫女一开始身着火红色的现代时尚服,突然手里长出一把长剑,身上也变成了古铜色的侠客装,武术时间开始了。我在一旁看得津津乐道,幻想着到寒假的时候,可以一边做志愿者,一边学魔法。对了,我一直称Brian为“她”,其实她的真身是“他”。
咨询台放了一排5台电脑。使用这些电脑的方式很简单,点击一下,它们就会带你到屏幕所示的相关网址,分别为Google、Infoisland.org、新闻、百科词典、计算器与日历。后面3个点击后,会显示一堆网址,你可以选择登录其中一个,比如点击新闻那台计算机,你可以链接到NBC、Fox、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网址。
时间:12:00
退出《第二人生》,午饭时间到了,下午要去上课!是在“第一人生”(在《第二人生》中,真实世界被称作“第一人生”)上课,没法嗖一下把自己给电传了。
以上是我在《第二人生》中最近一次旅行的纪要。3个月以前,我的“第二人生”还不存在。一切都从一封电子邮件开始,标题是“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伯纳香槟校区)第二人生101课程求志愿者”。信中说,UIUC图书馆系正在计划将一些课程放到《第二人生》里去上,打算拿这门课做一个试验。
许多人以为《第二人生》(Second Life)只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游戏。这个看法所含的错误成分越来越高了,因为越来越多人想把《第二人生》拉上正途。现在活跃在那里的,不仅是一些玩家和商家,还有学者、教育家、博物馆员和图书馆员!他们把像“第二世界”这样的虚拟空间,看成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场所。所有过去的概念和事物,比如游戏、教育和Web2.0,都能在虚拟世界被牢牢地整合在一起。
以图书馆为例,在Web2.0的过程中,许多图书馆都建立了网站。与此同时,一批数据库供应商和专业搜索引擎公司趁势崛起,例如以提供法律信息为主的数据库LexisNexis,以图书馆和大学为主要目标的学术类数据库Ebsco等。图书馆由过去大量购买图书,渐渐转向购买数据库。一批出生于网络(digital-born)的图书馆也涌现了出来,比如网络公共图书馆(www.ipl.org)和LibraryThing。
这些网上图书馆挑战了传统的图书目录系统以及搜索系统。比如,LibraryThing甚至给予读者大量本来仅仅属于专业图书馆员的权利。在LibraryThing里面,读者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图书,给图书随意贴标签(这些标签基本上都不是图书馆行业的统一标准——国会图书馆的主题词),读者也可以建立自己个人的图书收藏。LibraryThing所收录的图书数量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美国公立图书馆的藏书量。当某些人惊叹网上图书馆赋予读者的权利时,传统图书馆的卫道士则抨击网上图书馆没有办法实现让读者浏览书架的功能。读者没有办法像徜徉于传统图书馆一样,漫步于网上图书馆。此外,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交,在网上图书馆也被局限于书面交流,比如即时短消息(Instant Message)和网聊之类。在Web2.0中,你可以建立自己的Google图书馆,你也可以在网上图书馆的数据库里阅读电子书,但是这整个过程你却很难和别人实时共享。美国的图书馆也担当了许多教育大众的功能,所有公立和私立图书馆无一例外都开设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在Web2.0的网页上,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办法像真实世界那样运作。
因此,虚拟世界逐渐变成了图书馆行业一个充满前景的选择。虚拟世界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镜像,它也能够利用一切Web2.0工具,集传统图书馆和网上图书馆于一身。在虚拟图书馆,你可以在书架上浏览书籍,你也可以通过网址链接到网上图书馆的目录,你还可以和朋友携手共游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进行笔头或者口头的“面谈”,并参加各种书友会和培训项目。
虚拟图书馆联合会群岛目前在“第二世界”已经占地很广了,一共由50个岛屿组成(包括上文提到的幻想岛和ALA岛),几乎有3个真实的新加坡那么大。仅仅其中一个Cybrary岛就有超过40多个图书馆和其他机构。在Google小组中,已经有来自全球超过750名图书馆员注册在案。在群岛Wiki网站的咨询台日历本里,基本上每天每个时段都有图书馆员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愿意负责该时段的相关工作。
Rocky Vallejo在“第一人生”里是加拿大某图书馆的目录馆员。自从2006年以来,他基本上每天都会到虚拟图书馆联合会群岛上来帮助用户。Rocky说,来这里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目前,他是Cybrary城市2的负责人。群岛上每天都有展览、会议、培训、书友会,已经有1500多名稳定的用户变成了这里的朋友。
我的“第二人生101课程”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虚拟图书馆联合会有一个培训岛,基本上所有的图书馆员新手都会被派到那里锻炼身手,从走路、观看、飞行、舞蹈、穿衣打扮一直到如何接受和打开数据包,都包括在游历小岛的过程中。我记得最有意思的两部分,一个是跌跌撞撞的第一次飞行,另外一个就是和岛上的人工智能猴子聊天。终极幻想
《第二人生》的图书馆究竟有什么魔力呢?堪萨斯州立图书馆门口立了一块牌匾,标题是“谁会使用虚拟图书馆?”正文是“一条龙边吟诗边吐烟圈;一只兔子用第二人生编程语言筑小屋,一个包裹里装的是一本书的声音;当豪猪们观看如何改变外貌的YouTube时,在高空的海市蜃楼里,鸵鸟、士兵、舞蹈家(它也是只信鸽)正在讨论一本小说;还有音乐,美景,海洋般的资源;还有猫咪,女巫,机器人……还有你!”
在虚拟图书馆,想象即现实。在这里,图书馆员们变成了魔术师,他们可以把每天都变成万圣节,他们可以变成长着翅膀的天使或巫术师,他们可以变成任何超越想象力的东西。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在《第二人生》开设了国家图书馆。许多公立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也都在这里开馆了,还有许多是在《第二人生》出生的图书馆。在虚拟图书馆联合会的网站,基本上你可以找到比较完整的名单。(http://infoisland.org/directory/all.php)
目前《第二人生》中的图书馆有多种不同的运作方式。比如斯坦福图书馆是一个空旷的大厅,里面电子牌林立,每一个电子牌上都是一张该校某一真实图书馆的照片。点击一下这个照片,你就可以链接到这个图书馆的网站首页。很多图书馆都只收藏相关书籍的目录信息,不过在加拿大国家图书馆里面,你可以找到一本完整的电子书。我把这本电子书收藏在自己的目录中,随时登陆《第二人生》都可以观看。有的图书馆里还有虚拟电视,比如ALA的小岛上,就多处设置了电视屏幕,点击可以看PPT、图片或者视频。阿拉伯图书馆里,也设置了电视机和计算机教室。有一些图书馆则有大批精华网站收藏品。比如你进入佐治亚技术图书馆,里面是一张张豪华型桌子,上方都有闪烁的东西,点击一下,你就可以得到很多网站资源。我最喜欢的是“A到Z佐治亚技术图书馆资源指南”,其中分门别类包含了该图书馆的所有网上资源链接。还有一些图书馆,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展览厅,所有图书和收藏都封面朝外放在书架上、桌子上和墙壁上。有的图书馆是仿造第一世界的图书馆建筑构造的,另外一些则更具想象力,变成了构造复杂、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
我在《第二人生》的老师丹瑟(Puglet Dancer)是虚拟Bradley大学图书馆的创始人和负责人。一个激励教育创新的基金给这个项目投了5000美元的原始资金。丹瑟就用这笔钱在《第二人生》里买下了一块地和当年的租金。Bradley是一个在《第二人生》非常活跃的大学,整个大学基本上都“第二人生”化了。这个大学提供很多公开的虚拟课堂,我在那里完成了大部分课程。不过,并不是每一个虚拟机构都能这样幸运、得到源源不断的资助,有一部分在资金枯竭的时候,就只好闭馆大吉了。所以目前《第二人生》里的图书馆仍然面临断粮的威胁。
这也是一部分图书馆并不看好《第二人生》的原因,因为那里终究属于一个商业机构。当然,虚拟世界并不特指《第二人生》。像索尼的Webkinz,Home,Mattel的BarbieGirls,迪斯尼的Club Penguin以及《魔兽世界》这样的网络游戏,都可以称为虚拟世界。实际上,一场虚拟世界大战也许不久就会拉开序幕。根据“虚拟世界管理”(Virtual Worlds Management)的调查,2007年,美国所有制造虚拟世界的公司获得的总投资额高达10亿多美元,2008年第一季度的投资超过1.84亿美元。今年7月,Google也曾发布公告,说要建立一个整合MySpace、Facebook、OpenSocial、Picasa和Youtube的虚拟世界。
上个月,美国顶尖教育杂志《Educause Review》当期通篇探讨了在《第二人生》教学的成功案例。这份杂志提供的结论是,虚拟教学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第二人生也许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但是目前它是最有希望被学界利用的地方,因为现在它是虚拟世界的领头羊。但是未来,谁知道呢?就像二维的网站,最初也有人以为直接卖网址、卖邮箱就可以挣钱,结果现在基本都变成了免费品。三维虚拟空间免不了重演一场历史。■ 图书馆虚拟世界游戏教堂第二人生中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