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tmann 沙发在挑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一组名为“Palais Stocle”的墨绿色皮质沙发静静地躺在那儿,每一个纽扣都是手工缝制的。“它不是在等人挑,而是在挑人。Wittmann的家具以工匠的手艺和具有清晰的象征性设计为特征,并不刻意选择空间,而是以其自身洋溢着的高贵品质安静地存在为上,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欧洲名流雅士、皇室贵族的居家用品和收藏品。”奥地利人阿洛伊斯(Alois Maderner)叙述着Wittmann的少数派特性。他和夫人郭青为帕诺纳玛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经过两年努力,阿洛伊斯和郭青在2008年底将奥地利顶级手工家具品牌Wittmann带入中国,这也是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之一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家具在中国的首次亮相。
霍夫曼于1911年为银行家奥多夫·斯托克莱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造了其新居斯托克莱宫(Palais Stocle),从建筑本身到小茶匙,霍夫曼设计了一切元素,“Palais Stocle”沙发就是其中的作品。在2006年,霍夫曼逝世50周年后,Wittmann作为霍夫曼基金的唯一授权制作公司,以其最新技术将他的家具作品复活。“我们不是走的时尚奢华路线,而是做艺术家具的概念,这些沙发既可实用也是收藏品,可以传世。”郭青说,顶级设计师是Wittmann脱颖而出的法宝,“和霍夫曼同时来到中国的还有弗里德里克·凯斯勒(Friedrich Kiesler),他的作品‘Correalisic Instrument’由4个黑色的造型椅组成,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同一造型,只是摆放的位置不同,而可以当做座椅、躺椅、搁架等。这样的家具喜欢的人会一掷千金,不喜欢的认为一文不值”。这正是Wittmann家具所谓的挑人。
将Wittmann的家具漂洋过海,从奥地利用集装箱运到中国,并不便宜。更何况目前欧洲已经有200个家具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号称“百年老店”的就有近20家,包括纯进口的西班牙王室、法国总统御用家具,意大利宫廷和英国皇室专用家具等。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因为高级会所、俱乐部及私人购买力的提升,目前全国高档家具全年销售的40%都发生在北京和上海,仅北京的高档家具市场需求一年就有15亿元。2005年起进口家具零关税是国外家具品牌进入的催化剂,在顶级家具品牌中98%都是舶来品。与中低档家具相比,十余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一套的高档家具因售价不菲而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然而想做到盈利也并非一日两日的工夫,起码要在市场上蛰伏个三至五年。
阿洛伊斯坚持用很高的运输成本向中国输送Wittmann家具,完全是因为作为奥地利人的他被刺痛了。“中国人不了解奥地利文化。”他惋惜道,“除了音乐,除了电影《茜茜公主》,中国人对奥地利文化并不了解多少。”施华洛世奇在中国的成功让人误认为奥地利是产水晶的大户,然而奥地利真正盛产的却是手工作坊。能够直接看到的是维也纳市中心第一区中的很多商号,他们包括1832年成立的手工制造水晶玻璃和吊灯的罗贝迈尔公司(J.&L. Lobmeyr),有300多年历史的手工绘制和生产高档瓷器的奥登瓷器店(Augarten Porzellanmanufaktur),以及阿洛伊斯手中的Wittmann家具和手工制鞋品牌Ludwig Reiter。与Wittmann目前3000平方米的工坊不同,一般的手工作坊店都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工作室,那些银器、饰品、瓷器、灯具和衬衫,用郭青的话说是:“美得让人心碎,端着瓷杯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这些昔日的皇家供应商,却因为手工制作的成本太高,敌不过机械化生产的价格竞争,处境并不好。然而这些在维也纳大街上挂着复杂字母拼写的老品牌,或因生活品质的舒适(维也纳是世界上除苏黎世之外生活品质最好的城市),或因固守传统而不愿走出国门。Wittmann和Ludwig Reiter算是其中非常积极走出去的品牌。
“奥地利在中国有300多家企业,其中80%都是和工业有关的。奥地利人崇尚小即是美的理念,他们的中小企业占了整个国民总收入的25%以上,基本都是50人左右的企业。奥地利虽然是个很小的国家,但因为他们执著,所以即便是小公司,也能在某一特定的工业领域钻研极精,和中国企业铺大摊子的理念不同。譬如他们如果要做探测仪,就会几十年都只做这一种产品。奥运会期间北京监测污染指数的电子产品也是奥地利生产的。但是这些都属于工业领域,并非大众一般熟知的消费领域。在中国,奥地利的消费品牌除了施华洛世奇水晶就是零。”阿洛伊斯认为这些手工定制品牌应当让中国熟知。在为北京的家添置家具时,阿洛伊斯的这股激情再次被燃起,他觉得“那些流水线上生产的夸张的欧洲仿古家具、金灿灿的浮华设计产品,都可以在中国卖得很好,说明中国对高消费的需求是很强烈的。那些好的手工定制品牌应当被引进”。
郭青补充道:“中国人不是没有品位,而是选择不多。从30年前的没有选择到如今的有得选择,他们以为选择够多,但还有更多更好的品牌他们没有看见,这在家具品牌中尤其明显。”原先一些高端家具喜欢镶金嵌银,用金碧辉煌的外形直接告诉人们:我很贵。而2008年高端家具产品开始抛弃这种外露的奢华形象,转而追求一种低调、内敛的奢华。比如,高端家具产品在造型上不再追求无比繁复的宫廷造型,而是开始追求简约和现代;在颜色上也摒弃了金灿灿的炫目效果,而是开始追求更多颜色的组合效果。“现在买高端家具产品的消费人群,和几年前不同,新起来的这些财富新贵,不仅在财富上有相当好的积累,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相当不错的沉淀。”
在顶级家具品牌中,奢侈品牌的设计师最爱玩创意,譬如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制造的家具就属于绝对扭曲经典的英式幽默,其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就是黑白元素的椅子,对黑白两种色彩做了颠覆性组合,赋予古典造型强烈的现代感。而兰博基尼(Lamborghini)的沙发就像它的跑车一样,永远有独特的外形。和奢侈品牌不同,专业顶级家具的生产商完全靠工艺取胜。“自进入手工家居制造领域,‘Wittmann’便是高级沙发的代名词,它和精密的机械制造技术对抗,极其重视材料和工匠的手艺。Wittmann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手工匠人,至少要花费15年的时间,一件成品要经过300多道独特的手工工序的打磨。Wittmann也是唯一会邀请定制者参与家具最后收尾工作的厂商,和其他公司对其制作工艺严格保密不同,他们很乐意邀请客户去参观他们的工作室。”阿洛伊斯对Wittmann的品质很有信心。
他开始和Wittmann的第4代掌门人亨氏·霍费尔-韦特曼(Heinz Hofer-Wittmann)联系。Wittmann在全球的50多个国家有60多个代理,仅是中国去的申请就有200多个,亨氏·霍费尔-韦特曼并不了解中国市场,所以不以为意。2008年8月亨氏·霍费尔-韦特曼去日本考察市场,受阿洛伊斯邀请顺道来北京转了转家具市场,二话不说当场就签了授权书。阿洛伊斯和郭青为Wittmann在金宝汇准备的卖场只有150平方米,Wittmann的销售总监估算了一下:“就我的经验,150平方米的店铺每月出一至两套是没有问题的。”这或多或少给阿洛伊斯和郭青打了强心剂。在2008年初策划奥地利系列手工定制品牌引进的时候,他们并未预料到金融风暴的到来,楼市的寒冷让他们有所担忧。“我们有耐心培育市场。”郭青说,“阿洛伊斯是机电工程师,我们在中国做机电生意,基本都是供方市场,很顺利,但随着发电厂在国内的逐渐饱和,这个市场会慢慢缩小,而现在我们做的零售现在虽然可能是包袱,但未来前景很大。”
其实低谷在郭青眼中正是创业的好时机,她说:“虽然这个时候投资行为会减少,但高端消费行为并不会少。况且,有低谷就总有走高的时候。”
就好像麒派表演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周英华在美国开的高档中餐厅“Mr Chow”中的座椅,均是霍夫曼作品“Fledermaus”一样,阿洛伊斯和郭青给Wittmann规划的第一个舞台就是高级会所、高档餐厅和设计型酒店。从选样到选料到制作,这3个月的周期,加上高昂的费用,他们比普通人更有底气定制。■ 家具品牌沙发家具设计师挑人Wittmann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