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蓄势待发的百联股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谢九
随着美国经济放缓,依靠出口拉动中国经济的力量将会不可避免地减弱,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需型的公司将会在资本市场受到更多青睐,商业连锁板块即是其中代表。
百联股份(600631)是上海第一百货和上海华联商厦于2004年吸收合并而成,是我国商业连锁的龙头企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百联股份大力扩张门店网点,经2?3年的培育期之后,这些新开门店将成就公司的高速成长。
百联股份目前的主力门店是上海第一八佰伴、徐家汇东方商厦、市百一店和永安百货等,由于这几家门店大多为历史悠久的上海老字号,而且占据了上海市的黄金商圈,为上市公司贡献了丰厚的利润。其中八佰伴的单店销售额连续3年位居上海市第一,最近几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徐家汇东方商厦、市百一店和永安百货的单店业绩也都在上海市名列前茅。在未来几年内,依托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门店将继续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在上述几家主力门店的贡献下,百联股份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21亿元,同比下降11.4%,实现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8.79%。主营收入下降的原因在于剥离了亏损的华联超市,不再合并报表,扣除此因素,实际主营收入大概增长25%左右。
从2007年开始,公司加快了扩张速度,2007年1月,投资10亿元的“又一城”在上海开业,6月,斥资8.29亿元收购中环广场和建配龙房地产有限公司各51%的股权。2007年底和2008年初,沈阳百联购物中心、东方商厦杨浦店、百联南上海购物中心、一百商城等将陆续开业,上述门店的新增商业面积在70万平方米左右,接近百联股份老门店的规模,这意味着百联股份的收入将会成倍增长。不过,新增门店大多需要2?3年的培育期,短期内贡献利润还不太可能,而且,会给公司带来较高的开办费用和财务费用。
百联股份的大股东是百联集团,国内一家航母级大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第17位,旗下拥有百联股份、友谊股份(600827)、上海物贸(600822)、第一医药(600833)和联华超市(0980,HK)等5家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上市公司。百联集团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旗下资产的整合,对百联股份青睐有加,有意将其作为集团百货和购物中心的运作平台,并将旗下一些优质资产有选择性地陆续注入百联股份。2007年6月,百联股份收购中环广场即可视为大股东注入资产的一次尝试。今年1月18日,原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马新生接替薛全荣,担任百联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
除了公司主业的快速发展,百联股份另外的看点在于股权投资和商业地产重估。作为一家现金流公司,百联股份充分分享了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2007年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共持有10家上市公司股权,初始投资成本3223万元,其中包括1.07亿股海通证券(600837),以海通证券1月18日收盘价54.26元计算,市值已达58亿元。虽然百联承诺在2010年之前不抛售海通证券,但海通证券的分红也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海通证券预计2007年利润超过50亿元,百联持有其2.6%的股份。另外,公司还持有1257万股申银万国股权,1710万股东方证券股权,这两家公司如果能够在今年上市,百联股份所持市值也在10亿元之上。仅仅考察3家证券公司,百联股份所持市值重估已经超出70亿元,折合每股6元。
百货公司由于大多地处黄金地带,随着土地价格在最近几年飞涨,很多投资者都热衷于重估其旗下物业的商业地产价值,这也是最近几年不大不小的一个投资题材。其实,商业地产的重估价值大多只停留在纸面,问题在于变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能遇到市政工程或者其他房地产项目施工需要搬迁,或者公司破产清算时,才有可能变现。否则,公司不太可能为了变现商业地产而将位于黄金商圈的门店迁至人烟稀少之地。比如百联股份的百货店大多处于上海市南京中路等黄金地段,以现在上海市的土地价格计算,重估后的价值折合每股高达20元左右,这的确可以提高公司理论上的净资产,从而提升公司估值,只不过实际情况距离纸面上的计算值需要大打折扣。
(本栏目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百联股份旗下部分门店
门 店 所处商圈
第一八佰伴 浦东商业区
东方商厦 徐家汇
市百一店 南京东路
永安百货 南京东路
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 青浦
新华联 淮海路
第一百货松江店 中山中路
中联商厦 南京东路
又一城 五角场
一百商城 南京东路
百联购物中心 沈阳市青年大街 股份上市公司经济分析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