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芭比”

作者:王星

​男孩的“芭比”0

以外行人的眼光看,要相信这个名号为“蓝魔鬼”(Blue Devil)的小模型是近年来最受追崇、因而也身价最高的“Action Figure”之一还真是有些困难。

“Action Figure”这个名词本身也有些令人费解。这个词的公认发明者是美国Hasbro(孩之宝)公司。1962年,Hasbro公司以一些美国历史人物与美国士兵为原型,制作出一系列1/6比例、约30厘米高的被称为“Action Figure”的人形模型玩具。1963年,在原玩具基础上,设计者又参考服装模特的设计创造出关节可动、服装与装备也可自由穿卸的人形模型玩具。1964年,“Action Figure”在美国纽约玩具展览会上正式亮相登场,在纽约地区限量试销售期间一周内便被抢购一空。

据说“Action Figure”的设计师的初衷是创造一种男孩喜欢的军人形象小模型。当时曾有不少人认为这种想法很“愚蠢”,因为似乎没有哪个男孩会喜欢这种“芭比”式的摆设玩具,但市场的销售情况却证明Hasbro公司此举堪称划时代的创造:“Action Figure”如今已成为玩具界乃至玩具收藏界的一大热门种类。

首批“Action Figure”中的明星角色是乔伊(G.I. Joe)。Hasbro公司将他标榜为“真正的美国英雄”(A Real American Hero)。确如其名,这是个“肌肉男英雄”般的人物。加上同期发行的各种以美国士兵为原型的同尺寸模型,参照电影中的分类将“Action Figure”理解为“动作人形”也未尝不可;然而,或许是为强调这类玩具的关节可活动性,不少玩家也倾向于将这个名词诠释为“可动人形”。

如果强调“可动性”,可动人形的一大精髓自然在于它的关节设计,这一方面已经有不少资深玩家做过详尽的解释。依照“仿真自如、不露筋骨人造痕迹”的原则,最容易安置关节的是各种“机器人型”的可动人形,毕竟这类人形中安插多少有用或无用的螺丝都不会太过刺眼。对于非机器人型的可动人形来说,最简便的隐藏关节方法是所谓“着衣人形”,也即将所有有碍观瞻的关节都设法包裹在附带的织物服饰内。这种处理的优点是“既自然又真实,可动范围大体也不受限”,缺点是有些织物在缩小比例后无法达到原有的效果,而且很多服装所需的材料目前很难以小尺寸实现。传说中的“内置关节”可动人形很多厂家也在开发,但即便不考虑技术是否成熟,造价本身就是个问题。

折衷办法也有几种:或者以强调人形本身的“彪悍”、“另类”为由干脆刻意凸现关节部位,或者努力让人形的关节纰漏只显形在造型转换期间、而在造型稳定后尽量不露关节。当然,更精细也更考验设计师工力的做法还是这种:尽量将关节以套接等方法隐藏在与人形本身密切相关的同材料配件或“装甲”后面。

“可动人形”最流行的几种尺寸其实也是受关节数目与可动性制约影响的结果。在诞生初期,每个“可动人形”基本只有5个关节,如今却最少拥有十几个球式关节。著名的“Marvel Legends”系列更是由26个关节日益“进化”到近40个关节。尺寸过小无法容纳如此之多的关节,而尺寸过大又未免显得“大而无当”。6英寸(约15厘米)与12英寸(约30厘米)高的“可动人形”因此成为市场主流。更高大的“可动人形”一般都拥有超乎寻常的关节数,比如那款18英寸(约46厘米)高的“超可动”蜘蛛侠就拥有67个关节。

另一方面,如果将“action”一词理解为类型片中的“动作”,虽有欠全面,但也错不到太远去。毕竟最初一批“Action Figure”就因以士兵为原型而有了“兵人”的称呼(而且因为BBI公司“兵人”型“Action Figure”的风行,这一称呼至今还在不少地方与“Action Figure”一词混淆),更何况“Action Figure”中不少角色的原型都取自于美国漫画中的“动作英雄”。超人之类自不必说,Superpatriot、Quicksilver、Silver Surfer这些名号虽然只有熟知美国漫画的人才认得清,但从造型上一望可知也是“动作派”。

美国漫画中的动作英雄主要来自两家漫画公司:DC Comics与Marvel。DC Comics是美国最具实力且历史最悠久的漫画公司之一,始建于1935年,目前为华纳兄弟娱乐公司下属企业,旗下漫画人物有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等。Marvel则拥有5000多名漫画人物,其中90%以上的知名角色都是斯坦·李创造的,包括X战警、蜘蛛侠、绿巨人等。无论是源自哪个公司,这些漫画中的动作英雄如今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Action Figure”。

不过,说起与“Action Figure”关系最深的动作英雄,还要算是麦克法兰(McFarlane)的“再生侠”(Spawn)。麦克法兰1961年出生于加拿大,1984年3月起担任了Marvel/Epic漫画公司的原画职务。1992年,因为自己的创意得不到公司承认而离开Marvel,继而与6位漫画家创立Image Comics。此后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漫画人物“再生侠”。《再生侠》自1992年问世起便在独立漫画领域创下了1700万册的惊人销量。“Action Figure”类周边产品的推出起初是顺水推舟的事,随即却一发不可收拾,以每代6到7个、每年两三代的速度推进到30代之多。

创建McFarlane玩具公司时,麦克法兰原本只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持有属于自己的原创角色的版权,不想如今却成为最大的“Action Figure”制造商之一。目前McFarlane还被授权生产诸如X档案、合金装备、披头士、Kiss、AC/DC等影视、游戏乃至乐队人物的“Action Figure”。具体分类包括再生侠系列、KB系列、电影系列、游戏系列、体育系列、音乐系列、游戏系列、兵人系列等。除再生侠系列以外,McFarlane最著名的要算KB系列。这一系列的“Action Figure”造型另类乃至变态,基本属于“成人向”。“怪物系列二”中的《绿野仙踪》系列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尽管在造型方面几乎堪称王者,作为“可动人形”,McFarlane的产品并不算“技术含量”高的,因为这些模型可活动的关节并不多,更接近于“静态人形”。在“可动性”方面,“美系”人形中公认做得较好的是Toybiz。同是“Action Figure”,究竟是收藏“可动人形”还是“动作人形”,有时真的很难取舍。这似乎比真正的芭比麻烦些,毕竟没人去特意关心芭比的关节数。不过,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物以稀为贵”。所谓“收藏版”与“限量版”在这种玩意儿的世界中总是有用的。开头提到的“蓝魔鬼”其实主要是以稀有取胜,也并不在于什么关节数之类。■

(文 / 王星) 男孩芭比

上一篇: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