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古民居之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福州 李建珍
三坊七巷是福州人的骄傲,但流连其间会忍不住慨叹:这些明清建筑群虽然历史悠久,但从单体建筑说,比不上苏州那些精致得令人如坠诗中画里的园林,也无法与山西的乔家大院媲美。
假日里,乘车去郊县闽清,才知本土本乡竟然还有号称全国之最的古民居。四乐轩,建于1754年,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有厅室42间、住房793间,现在生活着173户人家,近900口人。有这么一首童谣:“四乐厝,四乐厝,鸟都飞不过。”足见其大。但由于历史的缘故,不如宏琳厝保存完整。宏琳厝位于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它的气派在正门外边围墙上可见一斑: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1795年动工,历时28年建成,占地1.783平方公里,有厅堂35间、住房666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厝内廊回路转、整体结构精巧。如今,厝内子孙繁衍7代,最旺时住有100多户,1000余人。厝内古董众多,有清咸丰皇帝为宏琳厝题写的匾额“紫薇銮驾”,有以多张描金雕花楠木大床为代表的名贵家具,有德国进口的无影灯,有现已绝种的台湾水竹做的竹衬衫,还有各种长刀短枪及多门进口大炮,严密的防御系统令人折服。
四乐轩和宏琳厝一直在明争暗斗:谁是全国最大古民居?也许,面对闽清坂东平原那上百座有相当规模和建筑档次的古民居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其潜在的旅游资源,令其名声远扬,是比争夺全国之最更有意义的事情。 民居历史福州古民居
上一篇:
处罚
下一篇:
该尊重的“土生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