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尊重的“土生土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南京  陈鸣跃

我经常到江边骑车散步。江堤内外有很多荒地荒滩长着茂密的芦苇杂树杂草,是众多野鸟小兽的天堂。遗憾的是没有因地制宜修建野景公园,而是将野生植物悉数铲除,代之以大片草坪、花圃、绿岛或乔灌木林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其中不乏引进的名贵花木。

为“纯洁”植被,雇用许多民工从早到晚对其间不断冒出的另类一律拔除,就连树根下裸露黄土上和人行道板缝隙中的鲜活细小杂草也不放过,这些野生的小生命并非长在绿茵场和粮田菜地上,它们除了同“家生”的一样也有吸毒放氧降尘减噪杀菌增湿之功效,还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有利,还能为我们的都市或庭院增添些乡野之趣。

一些建成的滨江公园因不贴近自然而不吸引游人,往往园内工作人员比游人多。植被纯度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需要细心养护才能保持“平衡”,不经常浇水施肥喷药灭虫就枯萎发病甚至大面积死亡。据报道每年养护费逾千万元。没有了杂草过膝、野树郁闭的“荒凉”,公园整洁了,野生动物则因难以觅食藏身而锐减。

我读过一篇报道:澳大利亚堪培拉的绿化曾以少数几种观赏性植物为主,并且还从外域引进品种比较单一的奇花异树大量取代丰富多彩的本土植物,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后来他们又反过来再花力气去“破坏”亲手营造的植被品种的单一性,恢复多样性,以致放任杂树、杂草、杂花“土生土长”。在我看来,尊重土生土长植物,就是尊重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公园野生植被生态平衡生态多样性

上一篇: 古民居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