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神:没有网络我不会去写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宁财神:没有网络我不会去写作0

<p "="">宁财神因为《武林外传》而走出网络,被更多人知晓。他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十年》,回顾了他10年来的网络生活和感受。没有互联网,可能没有宁财神,也不会有一度热播的《武林外传》。

说到上网,宁财神说他早在1997年就上网了。他很坦诚地说:“我当时上网就做两件事,一是聊天,二是上色情网站。当时我聊天成瘾,我常常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聊天室里面。”

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三年,他一边聊天,一边开始写东西。他觉得在网络上发表文字很有成就感,因为一方面网络没有门槛,另一方面他能及时看到别人的表扬,正是这种网络互动给了宁财神写作动力。“我写小说就是想让别人夸我,在别的地方,比如说杂志上发了文章,不会觉得有成就感,但是在网上发了,就会有人来说‘写得很好’,这时候我就很高兴,觉得有了动力,其实现在也还是,包括我写电视剧的动力也都是来自别人对我的夸奖。我们其实从小到大都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认可。中国的这种教育体制就是打压式的教育,老师不会让你很自满,我们从生活里获得的认同感几乎没有。在网络上,夸我的人和我没有利益关系,他说好就是真觉得好,所以我觉得这种认同对于我来讲一直都是很重要的。”

1997年春天,宁财神开始上网,年底的时候,媒体开始炒作“网络文学”这个概念,因为台湾地区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网络文学热,在大陆这边,媒体把当初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这几个文学青年当成一个概念来炒作,就这样,互联网第一代网络名人诞生了。

宁财神说:“在媒体报道下,我就开始出名了。1999年,开始做榕树下网站,后来变成一个全国比较知名的文学网站,在榕树下卖给贝塔斯曼公司之后,我也离开了榕树下,辞职在家写剧本。”

由于是互联网时代造就的名人,让宁财神在做事方面有了很多方便,比其他人更容易让人信任,这让他积累了一些社会资源,为他后来写剧本打下了不少基础。宁财神说:“网络让我意识到,他给我足够的认同感,让我觉得我有可能比我自己想象的要聪明;第二,有足够多的资讯通道让我们重新整合资源,可以说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记忆方式,以前我们需要大段背书,而现在只需要背关键字,这使我们大脑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促使宁财神离开他自己的广告公司走向写作,网络是一个诱因,更主要的是,他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每天都与客户打交道,感觉很无聊。“网上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虽然事后发现网上也是重复,但当时还没明白,就觉得很新鲜,而且当时以为自己能发财,因为第一次泡沫经济,一看这个、那个融资几千万元的,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过了很多年才发现,有‘利润模型’这一说,当时都没意识到。”宁财神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写剧本的朋友问宁财神是否有兴趣写剧本,于是他便开始写剧本。宁财神说:“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我一般学很多事情都可以很快学到80分,也就很快地失去兴趣了,而写剧本不一样,我认真写了很多年,用心琢磨,但是到现在还没到80分,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剧本的变化太多了,每一个新的项目、新的方式都会带来无穷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剧本有一个清晰、严格的标准,比如市场、观众、制片方等等,在我清晰、严格地达到所有标准后,那种成就感就像游戏打通关了一样。”

《武林外传》是宁财神的代表作,甚至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说:“这部戏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安全感,至少让我选择活儿的余地大一些,比如说,同时有三四个项目,我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或者说自己更喜欢的写。”

宁财神也有一个走进网络走出网络的过程。“以前和网友聊天时我会自我美化,把自己包装得更幽默风趣。现在已经不再和网友聊天了,所以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没什么区别。大概有一些人会在网上很扭曲地发泄郁闷。意淫体一般有两种,一种像和空姐的一夜情,另一种是虚高的民族主义情绪,比如说中国的战列舰有多么多么厉害,所有的人都为这种假新闻热血沸腾,我每每看到这个就觉得特别恐惧。我原本以为有这么开放、科学、合理的资讯、查阅平台之后,人会更理性一些,至少懂得通过搜索判断资讯的真假,但是实际上做不到,我在网上看到的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很少有把握适度的人。网上那么多王小波的‘粉丝’,有几个能够把握住他的精神内核的?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的问题,教育已经让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前我以为网络能够开启明智,但是在那些主流的大型论坛,像天涯、猫扑上,我没有看到明智。像牛博网上面,至少还能看到一些独立知识分子的博客还有一些独立思索的光芒。”

记者:你觉得从你刚开始上网到今天,网络本身有没有变化?比如说一些新的概念的出现。

宁财神: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Google和百度的出现。他们整合资源,让资源的获得更加快速、便捷。就像以前没有出租车,去哪儿都很不方便,现在你出门就能搭车,甚至不用知道要去的地方在哪儿,一个没有出租车的城市是一个灾难。

记者:思科网助学堂是一种新型的公益模式,网络已经把大家连接起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知识带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让公益事业变得更容易参与。这种形式,你怎么看?

宁财神: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公益事业,而思科的这个活动角度很新,因为它关注知识的传播,给偏远地区的孩子更多了解世界的机会,而偏远地区的孩子也可以通过教城里孩子剪纸、唱山歌来交换,这是一种对等的交流,真的很好,也能让使用网络的人利用这个平台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文 / 吴征) 写作宁财神不会没有网络

上一篇: ​锻炼的误区
下一篇: 纪念册(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