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亚达:奢侈品的春天
作者:谢九随着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兴起,飞亚达A(000026)有望借助国际名表的旺盛需求而快速崛起。
飞亚达公司曾经历过不成功的多元化,并且在2002年出现巨亏,后来公司收缩战线,逐渐回归至钟表主业,开始逐渐走出低谷。目前,公司的主营收入由三部分构成:自有品牌飞亚达钟表的生产和销售,国外名表的销售以及物业出租。
借助中航集团的航空精密仪器技术,飞亚达公司的钟表制作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和依波、罗西尼以及天王并称国内四大名表。由于手表的市场定位属于奢侈品,越是高端的产品越有市场,在国外名表的挤压之下,以飞亚达为首的国产品牌存在边缘化的趋势。公司尝试以高端路线应对,比如借助神舟飞船推出神舟系列高端表,成为欧米茄和富利时(Fortis)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航天表技术的品牌,公司还推出售价3万多元的金佛表,也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2007年上半年,公司的飞亚达表实现营业收入6972万元,同比增长14.75%。鉴于飞亚达和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短时期内业绩还只能平稳增长,取得爆发式增长还有待时日。
飞亚达最大的想象空间自然不是自有品牌如何发展壮大,而是旗下的名表销售渠道。投资者对渠道的故事总是百听不厌,比如电器的苏宁电器(002024),医药的国药股份(600511),手机的天音控股(000829),IT的宏图高科(600122),服装的七匹狼(002029),无一不是以渠道打动投资者,而飞亚达则试图给投资者讲述一个奢侈品的渠道故事。
从1997年开始,飞亚达公司在深圳开设亨吉利名表销售门店,经过10多年培养,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70家左右的门店。我国钟表零售业曾经有“亨得利”和“亨达利”这两个创立于清朝的老字号品牌,但这两个著名品牌牵涉到复杂的商标之争,迄今未有定论。而飞亚达公司自己创立的“亨吉利”品牌异军突起,成为国内钟表连锁企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当属在香港地区上市的新宇亨得利公司,该公司以北京亨得利钟表公司为基础,经过一系列收购后注册为新宇亨得利公司,并于2005年在香港地区上市,目前在国内拥有近百家门店。由于历史原因,新宇亨得利率先在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抢占市场,而飞亚达公司的亨吉利则以深圳为起点向全国渗透。另外,来自香港地区的宜进利和英皇钟表珠宝也都在内地积极扩张,成为公司的强劲对手。
在我国进口手表中,瑞士手表占据90%以上份额(以销售金额计),从2002至2006年,我国进口瑞士手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瑞士手表的进口金额明显加速,2007年前三季度更是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去年年末,中国杭州海关侦破价值2.24亿元的特大走私名贵手表案,是中国海关史上查获的最大一起手表走私案件,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内对瑞士手表的需求空间。而对非法走私渠道的大力打击,同时也对亨吉利这样的正规渠道形成利好。
2007年上半年,亨吉利共实现销售收入2.54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54%,实现利润总额1700万元,同比增长203.57%。利润增速远远大于销售收入增速,表明公司的成本费用大幅下降,开始出现内生性增长。可能的原因在于,公司经过10多年发展,逐步提高了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管理费用,同时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对国际名表供货商的议价能力,能够获得更为优惠的价格,同时,国际名表的对外零售价格基本上每年保持稳定增长,多重因素刺激之下,公司利润大幅增长也就在情理之中。
亨吉利计划未来3年之内保持每年新增15家门店的速度,和大多数其他行业的渠道商一样,在渡过创业培育期后,将迎来外延式和内生性增长的高速成长阶段。同时,在渠道建设到足够强势后,对于公司自有品牌“飞亚达”的销售也将形成强有力支持,公司长远的发展轨迹应该还是“渠道+自有品牌”双轮驱动。长远看,自有品牌的壮大有利于提高公司利润水平,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名表销售的毛利为23%,而自有品牌手表的毛利高达54%。在其他行业,经常有渠道商试图向上游发展的事件,而在手表行业,无论是飞亚达、新宇亨得利还是香港地区的宜进利,似乎天生就是渠道和自有品牌的结合。
(本栏目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上市公司消费腕表奢侈品飞亚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