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的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古十九

有一天,周一菁从灯具城回家,家人诧异她怎么买了4盏一模一样、没型没款的台灯。那是她的战利品。灯具城在搞促销,买一盏灯就可以猜一条谜,奖品便是这种台灯。一菁不仅替自己赢了4盏台灯,还帮在场的其他顾客都满载而归。

春节将近,超市也搞灯谜大赛。写着谜面的红纸条围着几只长长的冷冻柜悬挂,在埋头挑选冰冻虾仁、南瓜饼的主妇丛中,一菁推着手推车绕柜三匝,碎碎念着回忆《红楼梦》里的家丁名字。至于奖品——全家人吃了一个星期的免费宁波汤团当早餐。

一菁买的是二手毛坯房,所以当她装修到一半时,早期入住的邻居们都呼朋引伴地到会所去庆贺新春了。会所里也悬满了谜条,一菁一抬头便猜出两条,领到的奖品是造型可爱的圆珠笔。有了物质刺激,她再接再厉,不久笔就多得一手握不住了。保安上下打量她,那绝不是佩服——她的外套蹭上了涂料,宛如冒充业主的装修游击队女队员。

在大学里,当选修课表发下来时,没有人会知道“工具书使用法”这样朴实枯燥的课名其实蕴含着文字游戏的巨大快乐。一菁就是在那门课上被夫子气十足的老师培养成对联和猜谜爱好者。

一菁上的中学没什么名气。她就读时曾躬逢90年校庆,在一部著名电影里只有两句台词的无名演员也被在校史录上浓墨书写,这样的成绩真让人泄气。更令人泄气的是,现在连一菁都成了百年校庆的讲座嘉宾了。她发言稿准备不足导致冷场,忽然灵机一动:“我们来猜谜语吧,猜中的可以获得我们博物院的参观券。”她出了两条谜语,一条就是她最近在超市里猜出来的“林之孝家的”,“打一京剧”;另一条是当年“工具书使用法”课老师出的“洛神”,“打一花名”。前者无人猜得出,后者则在几番错误答案的排除之后,被一个小男生答对。孩子们兴奋起来一迭声地问“为什么”,沉闷的阶梯教室里有了游艺会的欢乐。

某年生日,家人送给一菁一本灯谜全集,此前她还收到过楹联全集,但她从未打开过它们,因为猜谜的乐趣过去是在灯火阑珊的元夜,现在则在闹哄哄的超市冰柜旁,当别人低头翻拣汤团时,你可以负手仰望日光灯管上的红色谜条;而对联,要在真假名胜古迹处对着柱子逐字念诵才快活。 故事谜生活世界

上一篇: 消逝的声音
下一篇: 牛角扣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