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硕士课程猜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文学写作硕士课程猜想0( 《论写作》 )

1月9日,王安忆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我们教他们什么——写作课程宣言》,文章开头说:“经过两年努力,高教部终于批核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写作硕士点,今年初开始招生,9月开学。已经有文学爱好青年来投考问询,寄希望实现作家梦想,同时,又有更多怀疑的声音,不相信学府能指出作家的成功之道。要让我说,我也不以为作家是可教授的。”

高教部用了两年才同意设立这样的硕士点,大概是觉得这个口子一开,别的高校也要仿效,那审批起来可够他们忙活的。另外,当作家,尤其是想当著名作家,应该趁早打算,等到硕士或者硕士毕业再出手,就有些为时太晚了吧?不如多搞几个文学夏令营。

学府能不能培养出作家?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李方曾在文章里写过他的经历:“在全系新生第一堂大课上,系主任严家炎给我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开门见山就说,‘进我中文系的,将来不要指望当作家。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是培养适于文职工作的人才’。当时我们实在不懂,进最好的中文系,不当作家当什么呢?难道将来只是给领导写写发言稿?或者当老师,每天带着学生总结中心思想?我们暗暗较上了劲,第二天就自动分成小说家和诗人,开始疯狂和稿纸过不去。事实上,不幸被严教授言中,我们这拨人里,现在没出一个作家。”

各种写作班能不能培养出作家呢?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90年代出过一本书叫《论写作》,书中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经常有人问我写作班有没有用处,我总是立刻回答他们说,有用!能为那些没有额外收入的作家提供一个饭碗。在美国,有太多有才气的作家辛苦奋斗,但只有5%的人可以靠写作养家糊口。另外,写作班也是有志于写作的人放下各种牵挂,走到一起谈论书籍和电影的好地方,有酒喝,甚至还能钓到意中人。但是写作班教不了你如何写作。在写作课的研讨中你可能会得到脑力激荡和一些乐趣,但这些讨论可能偏离了实际写作事业的基本面。”

斯蒂芬·金并不是认为写作是不可学的,他只是认为应该主要靠自学,要多读、多写。不只是看优秀的作品,看低级的也有其作用,“阅读低劣的作品,可以让你了解写作的禁忌”。

文学写作硕士课程猜想1( 斯蒂芬·金 )

说清楚这一点之后,斯蒂芬·金就可以就一些技术问题发表意见了。他自己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写得也快。“我每天能写2000字。我认为完成一本书的初稿,即使是长篇,也不应超过3个月。对我来说,时间久了,故事就开始变得很奇怪。”因此他有些搞不懂乔伊斯这样的作家,“乔伊斯写作时总是穿着挤奶工人的制服,他相信这样能将阳光反射到作品中去”。有一次一个朋友去看他,发现这位伟大的作家绝望地趴在书桌上。朋友问他一天写了多少个字,他回答说只写了7个字,而且还不知道这7个字该怎么排列。

还有很多作家并没有像斯蒂芬·金那样,写专著传授自己的写作心得。如果想知道他们的写作习惯和关于写作的见解,可以去看《巴黎评论》杂志的作家访谈。这份杂志创办于1953年,采访的第一位作家是弗斯特,从那之后他们已经采访了艾略特、海明威、博尔赫斯、索尔·贝娄等319位著名作家,并毫不夸张地封他们为“文学的DNA”,虽然他们已经无缘约到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合适的采访对象。《巴黎评论》问及海明威的文学师承,他的答案是:“马克·吐温、福楼拜、巴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莎士比亚、梭罗、莫扎特、凡高、高更……要一整天才能说完。我并不是炫耀我很博学,只是在回忆那些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创作的人。我还说到了画家,因为关于如何写作,我从画家那里学到的跟从作家那里学到的一样多。”

文学写作硕士们应该仔细阅读这份杂志作家访谈的文集——不仅能从中看到很多文人八卦,还能知道他们都写了些什么书,他们反复看哪些书,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份权威的书目。毕竟,作家如何写远没有他们写了什么重要。 写作读书文学作家课程猜想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