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价
作者:邢海洋默多克购买的纽约楼王、洛克菲勒三层顶楼故居,价格4400万美元,价值3亿多人民币,北京房价再高,也还未出现如此天价。纽约楼王纪录后来被打破,北京的纪录也在不断刷新中,但离曼哈顿还是颇有差距。美国的房价以曼哈顿为最高,那里的房价10年上涨了3.5倍,公寓均价1平方米要上万美元,一份由地产公司发布的报告就显示,2005年,曼哈顿公寓的平均价格涨到了121.44万美元,而买卖的中间价格上涨到70.5万美元,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是910美元,折合人民币便是每平方米7.6万元。这些,都比网络上列举的每平方米1.98万元多得多。
显然,网络上以一个离曼哈顿岛直线距离10公里处的房屋价格和北京CBD的房屋价格相比,等于是拿相当于北京五六环间的房屋价格和二三环间的房价比,比的不是同样内涵的东西。真正具可比性的应该是纽约市的平均房价和北京的平均房价,2006年10月,北京平均房价是9397元/平方米,同期纽约市房价是45.3万美元,因为没有纽约市住房的平均建筑面积资料,只能以美国的平均面积220平方米代替,得出纽约市房屋均价是2045美元/平方米,换算成人民币是15910元/平方米。也就是说,北京的房价是纽约房价的59%,一多半了。
纽约还不是美国房价最贵的地区。旧金山的一套中等价格水平的家庭别墅,售价72.7万美元,洛杉矶为47.5万美元,华盛顿为42.9万美元,这个价格水平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房价的5倍。纽约市相当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即使这样比,如果再深入比下去,你仍会发现比较的还不是同质的东西。绝大部分美国住宅都是2~3层高的小洋房,并附带车库,甚至游泳池,而社区有高尔夫球场也并不稀奇。但在中国只有高级别墅和高级社区才有这样的设施。并且,美国房地产商所经营的都是现房,三室两卫以上房型占90%以上,即大户型为主。并且全是装修房,基本与中国的豪华装修相仿。这样看,只有用我们这儿的高档小区,甚至别墅区的房价才能和美国的平均数相比。还是凭直觉,我们这里大城市房价就真的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了。
网上盛行国内住房与外国房价的比较,首先是因为国内住房的确与海外有得可比。到海外移民的北京人、上海人,已经可以靠卖了原有住房在海外大城市稍差的地段定居下来,这是5年前卖房子都凑不齐学费的留学生连想都想不到的。那些安定下来的学生,刚踏入社会,置办了不动产,通常也多是过渡性的住房,更和国内的住宅价格可以比较,于是乎,信息反馈回来,就有了国内房屋超过国外的印象。比如一位受聘于法国中部省的教授,用20万欧元购买了一栋占地5亩的别墅,相当于200万人民币,引来跟帖无数,全是羡慕的词句。但羡慕者多是以北京上海的房价与之相比较,殊不知,在巴黎,一套公寓价格动辄50万欧元,而在我国中部,一个农民可以以几万人民币的价格承包一座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荒山。
但问题是,北京人均GDP不过是6000美元,凭什么和上10万美元人均GDP的纽约比。若是按照美国50%的GDP都发了工资,变成居民收入,我们只有12%的GDP进了工薪阶层钱袋的事实比照,北京的房价就更没有理由和纽约的相比。衡量购房难易的一个指标是“痛苦指数”,计算公式为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平方米)÷人均月收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北京市城镇居民2006年10月人均收入为1878.32元,居全国各地区之首。按2006年10月北京的商品房均价9397元/平方米计算,北京市住房“痛苦指数”达到5.00。而曾经被房地产开发商津津乐道的纽约、东京、伦敦和巴黎的住房“痛苦指数”分别是0.65、1.00、0.38、2.00。无论如何比较,我们的“房奴”命运都是笃定的。
也就是在一两年前,纽约是世界炒房者的中心,巨大的升值效应下新建的有多种题材的公寓,尤其是分户产权式公寓(Cando)价格何止是北京、上海的5倍。那些地理位置一流、又拥有非常良好的景观、层高在40~50层楼以上的顶级公寓,一套两室两卫的成套房的价格可以达到500万~1000万美元,相当于每平方米35万元人民币以上。即使2006年美国楼市普遍下跌,纽约物业仍在升值中,2006年全年升值19%。全球富人在纽约兴风作浪,全国富人在北京抢购物业,长此以往,不那么富有的人“痛苦指数”只会有增无减。 北京房价曼哈顿房价下跌比价房价全国房价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