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41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闻鸡起舞基因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起得早似乎总是和勤劳、高效、用功这些褒义词联系在一起。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早起早睡对于很少的一部分人——约占全部人口的0.3%——来说,并不是勤勉的象征,而是一种病态。他们通常清晨4点钟便已起床,但晚上不到19点就要上床休息,最极端的情况出现在晚饭时间,虽然这是一般人最清醒的时刻,但对于那一少部分人来说,却常常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睛。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遗传学家日前找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那些过分早睡早起的人体内,PER2基因发生了变异,而PER2蛋白的含量也相当低。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人体生物钟系统,从而为研发新的睡眠障碍药物指出另一条道路。■
坏消息:
一千年太久
目前用来储存放射性核废料的容器并不像我们此前认为的那样可靠。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英国剑桥大学的伊恩·法南及其同事撰文指出,只需1400年,核废料释放出的辐射就可以将硅酸锆——被寄望甚高的一种用于制造核废料容器的晶化陶瓷材料——转变成为不那么耐久的玻璃,从而产生核污染的危险。这比此前预想的快了2.5到5倍。核电站产生的最令人头痛的废料是半衰期长达2.4万年的钚239,为了将它的威胁长期束缚于地下,人类必须寻找到更值得信赖的隔离材料。
求求您,别洗了
将新出土的化石洗刷干净后加以保存已经成为许多博物馆的常规程序。然而,发表在Pona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这种做法可能会把宝贵的远古DNA也一并洗掉,从而减损化石的研究价值。研究者指出,在研究法国同一地点1947年和2004年分别出土的同一物种化石时,1947年出土的化石无一可提取出DNA,而2004年出土并保存于零下20摄氏度无菌环境中的化石在提取DNA时却全部成功。不正确的保存手段在57年中对DNA的破坏居然超过了形成化石的3200年的时间。论文作者建议,研究人员应当戴手套进行挖掘,同时在发现化石后尽快将其冷冻并保存于无菌环境中。■
好消息:
大王花的家族史
行走在热带雨林中,大王花是最不容易被错过的一种植物,这当然要拜它开花时散发出的那种犹如腐肉般的臭气所赐。不过,在发现大王花将近200年后,分类学家才终于在植物家族的宗谱中找到了这种奇异植物的应有席位。这一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大王花既无叶也无茎,从而很难从形态学上分类,而它独特的获取食物的途径也令其细胞核DNA难具参考价值。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的查尔斯·戴维斯在分析对比大王花与100多种金虎尾目植物的线粒体DNA后确定,虽然外形上相差悬殊,但大王花就是金虎尾目植物中的一支,百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人皆好细腰
把杨柳细腰当成第一审美标准的可不止是春秋时的楚灵王和1世纪的印度诗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回顾了从16世纪到18世纪34.5万篇英语文学著作中对女性美的描述后发现,唯一不因时间流逝而更改的流行审美标准,就是纤细的腰肢。与之相对应,如今被大众接受为性感重要元素之一的丰胸,古人的看法却有很大不同。研究者表示,细腰意味着腹部较少脂肪堆积,是健康的表现,而雌性激素有助于保持腰部曲线,因此,细腰还代表着更强的生殖能力。综合这些原因,对细腰的追求才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 好消息 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