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手机是唱片滑坡的还魂丹吗?

作者:尚进

音乐手机是唱片滑坡的还魂丹吗?0商业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们都很清楚,遭遇数字化浪潮之后的音乐已经滑入一轮周期性低谷。这个判断甚至可以从200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彩铃订户更新数字下跌找到对应。在数字音乐销量成绩不佳的背后,却是iPod累计销量超过了6000万台,诺基亚更是爆出了2006年全球累计卖掉8000万台音乐手机的惊人数字,数千万台的音乐手机根本就没有被用来听音乐,手机音乐的空置直接造成了数字音乐消费的停滞。而2007年3G牌照的发放,必然会拿数字音乐作为3G下载应用的试验田下手,那么音乐手机能否成为数字音乐的复苏者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

音乐手机是唱片滑坡的还魂丹吗?1三联生活周刊:今年初曾经有调查机构专门研究过,音乐手机和MP3播放器里85%以上都是流行歌曲,这种音乐选择的单一化要比20多年前随身听流行之初更严重。你认为这里有什么问题吗?数字音乐伴随互联网的自由选择,是否让纯粹的音乐娱乐替代了欣赏。

邓元:我们一直提倡音乐不分年龄,在我看来音乐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谁的音乐手机里面选择什么音乐,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人的想法和选择。我们是非常希望手机音乐能够多元化的,所以在N91上市的时候我们力推古典音乐,请来了大提琴演奏家李垂谊。但很多时候,音乐手机作为一种大众性消费品,往往其中的音乐代表着大众性的趋向,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多数人审美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有关苹果将要推出iPhone手机已经从传言走到了现实,您刚才说诺基亚今年就卖掉了8000万台具有音乐播放能力的手机,那么如果iPhone冒出来,会不会给音乐手机市场带来巨变?

邓元:有实力的竞争者进入我们的行列,把音乐跟手机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在明确提醒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厂商音乐的重要性。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高达36%,在中国调查显示48%的手机消费者偏好我们,这很说明诺基亚在手机世界的强势地位,这种优势无疑可以平行转移到音乐手机上来。其实不少消费者还存在错觉,他觉得听音乐就一定要买个专门的MP3播放器,在他们看来手机的音乐效果肯定不理想。其实诺基亚的高端音乐手机在音质上绝对不比专门的音乐播放器差。这是一个观念理解问题,同时也需要通过体验改变认知的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中国唱片卖得非常不好,能超过5万张的唱片都是少数。与此同时网络音乐商店iTunes第四季度的销量也大幅下跌,只有同期的一半。这引发了一种疑问,当音乐手机和随身听里面存了不少歌曲,音乐的更新频率有些接近饱和了,每个人偏好的音乐就那么多,是否需要新方法来刺激数字音乐的第二次消费浪潮?

邓元这不单是音乐手机的问题,有点近似数字时代的音乐生态问题了。所谓流行音乐工业其实就是一个快速消费文化的商业生态,不断扩大新音乐空间往往是商业上必需的。我相信随着下载音乐的费用越来越低,数字音乐的销量肯定会继续翻番增长,5毛钱一首歌不是不可能。

三联生活周刊:音乐手机现实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电脑来下载和管理音乐,可以不可以说现在的手机受制于电脑的控制?

邓元:大家用音乐手机时可以有很多方式去拿到音乐,借助电脑确实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所以设计师们往往会花费精力优化手机跟电脑的互连软件上。但我认为未来手机的趋势在于如何摆脱电脑,音乐下载完全通过手机网络来实现,这在3G时代是最普通的应用。譬如中国移动以后要推出很多种音乐套餐,包月制的,大家随便听,后台曲库中有几十万首歌曲,大家直接用手机在线收听,到时候音乐手机生态注定要发生质变。■ 经济商业音乐手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