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剧资治

作者:孟静

以历史剧资治0

嘉靖海瑞的太极结构

很多人听到《大明王朝》,以为是朱元璋的故事,向来电视剧是要表现开国明主的,何况又是陈宝国主演,人们把它和陈宝国的另一部戏《传奇皇帝朱元璋》混为一谈,其实《大明王朝·1566》还有一个副标题——“嘉靖与海瑞”,以正视听。

海瑞是琼州(海口)人,刘和平拜奠海瑞墓时行了三跪九叩之礼,“海瑞的了不起在于所有大臣都把矛头指向严嵩,唯有他看到腐败的症结在嘉靖,为什么他的奏折能被称为‘天下第一疏’呢?”在他看来,这个行使“自杀式袭击”向皇帝宣战的清官不但没有被杀,嘉靖还特意把他留给儿子隆庆皇帝作为反腐利剑,从原来的财政部一个小小的副处长,一跃成为皇帝的办公室主任和江苏巡抚,嘉靖更是个成谜的皇帝。这部戏写到第六集海瑞才出现,于是变成了群戏,严嵩、严世蕃、胡宗宪、戚继光、秉笔太监冯保……这些在明史里忠奸分明,在刘和平眼里都成了功过需要细细分析的人物。嘉靖和海瑞以太极结构出现,海瑞是至刚至阳之臣,嘉靖是至阴至柔之君,严嵩等人是边上的八卦。

这部戏宣传册上有一句话:“嘉靖是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者,无为而无不为;海瑞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者,无畏而无不畏。”基本上概括了创作者的观点。嘉靖在史学界曾是批判对象,他不仅是大清官海瑞的对头,也是壬寅宫变的主角。他一次廷杖打死几十个大臣,逼得宫女要勒死他自保,电视剧的第一场戏就是钦天监监生被廷杖致死。嘉靖25年没上过朝,躲在西苑一间小屋里作法求长生,每天神神叨叨。他只和奸相严嵩单线联系,写的手谕需要打哑谜去猜。严嵩和徐阶能当上内阁首辅,就因为只有严的儿子严世蕃和徐的夫人能看懂皇帝手谕。只要大臣能写一手漂亮的“青词”(烧给神仙看的颂文),嘉靖就龙颜大悦。海瑞当面痛斥他,他却没有杀他,只是无限期关在牢中,留给儿子处理。表现这样一个奉行老子哲学的皇帝的戏,却异常顺利地通过了审查。刘和平说:大家都以为拍有赫赫文治武功的皇帝的戏才能通过审查,他们筹备《大明王朝》时也惴惴不安过,但没想到很多史学家给他回信,表示认同,并为这部剧写了推荐函。“重大题材办”的老人们每天看14集,几天就审查通过,他是喜出望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有助于今天治理国家,嘉靖25年不上朝还能紧握军权、财权,时代容许研究他。”他说。

1566年嘉靖驾崩,隆庆即位,尽管刘和平否认受到黄仁宇的影响,剧组成员甚至演员的助理都被要求阅读《万历十五年》。他说:“明朝十七帝中我印象最好的是隆庆,明皇帝都是一人独治,只有他推行君臣共治,起用了徐阶、高拱、张居正,嘉靖一死他第一个就把海瑞从牢里放出来升官。”这部戏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写起,写到四十五年(1566)他死去。刘和平原计划还有下部,从隆庆元年写到万历十五年,阐述他的明史观:明亡自万历始。结果写到嘉靖去世就已经50集了,现在下部一个字还没写,魏文彬已经预定了。

以历史剧资治1( 《大明王朝》剧照 )

表现明朝的影视集中在朱元璋和崇祯身上,还有一些闹剧以正德皇帝为主角。刘和平认为156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封建体制走到了尽头,明朝的特点是家国同构,有家规国法,缺乏过渡的社区。紫禁城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分界处叫乾清门,门以外是国,门以内是家;门以外是朝,门以内是廷。”所以皇帝把大臣用家规处置,不经过法律程序直接在皇帝家里杖毙。同时,明朝又有它辉煌之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都产生于此时,市井经济空前繁荣,《大明王朝》里还讲到了李时珍。五代、元朝、清朝,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地和农耕汉人同化,刘和平认为,明代是最后一代汉人。“我父亲死时就是穿的明朝服装入的殓,多尔衮入关时曾同意‘十从十不从’,其中有‘生从死不从’。”刘和平曾是《雍正王朝》的总编剧,把人们脑海中残忍阴险的雍正塑造成最勤政的皇帝,该剧播后曾有评论说他们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另一方面,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又在酒店包了十桌宴请他,感谢他为祖宗翻案。刘和平没有去,他很不愿意听见“翻案”二字,同样,他也否认为嘉靖翻案。

电视剧的历史观

以历史剧资治2( 《大明王朝》人物——李妃 )

去年邢贲思先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历史、历史学、历史剧》的文章,被理论界认为是历史题材创作的理论标准。文中说“历史剧的史鉴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历史学”,并以慈禧为例,认为这个人物没有必要反复解读。据说,审片小组中有人称《大明王朝》是官场教科书,而魏文彬说它是“人生教科书”。刘和平说:“只呼唤明君、清官的文化不是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讨论人在各种生存状态下的觉悟。如果全民皆说娱乐,思想会萎缩,多说忧患是必要的。在位、退隐的政治家都喜欢研究明史,毛泽东手中常拿着一部《明史》,张学良被软禁后专攻《明史》。”但他同时也承认,电视剧里承载不了这么多的信息,只是希望观众看后能去搜索有关人物的资料,指望所有人看了电视剧就能顿悟是不现实的。

在他看来,历史剧很难做到二者合一: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没有任何针对性。他下保证说,《大明王朝》不会说嘉靖是明君还是昏君,严嵩精明抑或奸诈。嘉靖半生修道,老子对世界的认知是:不要说是什么,只能说不是什么。因此只能说戏里的嘉靖不是昏君,而他被宫女勒脖子后躲在西苑,并非因为怕死,西苑里同样有宫女,他只是悟到托尔斯泰的那句话:“帝王是历史最大的奴隶。”他找到了应付体制的方法,不做奴隶做主人。

以历史剧资治3( 陈宝国饰演的嘉靖皇帝 )

这个对帝王的认知确实有别于当下的历史剧,戏中的每个人都没有流露出创作者的好恶。在传统的《海瑞罢官》中,胡宗宪是严嵩的门生,是纵子作恶的奸臣,可是史书上他却功绩彪炳,指挥抗倭。有人劝胡宗宪,如果和严党划清关系,他就能进入《明臣录》,胡宗宪却说:“我可以不做明臣,不可以做小人。”在编剧看来,大义灭亲有时也等同于忘恩负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剧中演胡宗宪的演员王庆祥说:其他剧本可以改词,这个本子一个字都改不动。不知是不是溢美之词。刘和平写作时采取口述,打字员记录。他说:“每当我闭着眼睛,我就变成了海瑞,嘉靖、严嵩,那一刻附体了。”

以历史剧资治4

陈宝国:霸气各有不同

嘉靖是陈宝国出演的第五个皇帝。在演完朱元璋后,陈宝国曾对媒体说:再也不演皇帝了。这次他又食言了,他说,以后再也不说这种绝对的话了。本来给他的角色是海瑞,他还是选择了特立独行的嘉靖。看到《大明王朝》片花里,陈宝国头戴花冠,身穿道袍,在炼丹炉周围疾走的场面,好多人笑出声来。白景琦、刘彻,包括陈宝国早年出演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里的刘思佳、《神鞭》中的“玻璃花”,他们的性格有相似之处,都很“驴”,不知道,嘉靖这回会不会成为驴脾气。几个固定的中年男演员演过皇帝后,举手投足都带有帝王风格,行事喜爱前呼后拥,好在陈宝国没有养成这个习惯。就连媒体见面会上的发言,众人极力鼓动他多说几句,他说:“我这人就这脾气,在背后夸人可以,当面就不夸了。没什么说的了。”

以历史剧资治5( 《大明王朝》人物——裕王 )

记者:你演过好几个皇帝,会不会角色的特点也会影响你,带到你的生活中去,有的演员演完戏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抽离?

陈宝国:我特别忌讳把自己的特质带进角色,不可否认,演员会借角色挥发个人好恶、情趣,但有德行的演员应该尽量避免。我从来没因为演个皇帝就沾沾自喜,也不会说演一个霸道皇上,回家或者在马路上就霸道了。皇帝或复杂、或阴柔、或威严,嘉靖是最特别的一个,他20多年不上朝,躲在西苑打坐、念经。不上朝也罢了,还不穿龙袍,穿着松江土布,和我演过的其他皇帝都不一样。我是说过演了几部古装戏后不再演了,但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重、复杂、独特、另类吸引了我。角色魅力不是我加上的,是一定先有好的文学本子。

以历史剧资治6

记者:从片花上看,你的形体动作和刘彻还是有相似之处,别人都说你演的刘彻霸气,也有人这么评价你演的嘉靖,但作者又说嘉靖是至阴至柔,这怎么解释?

陈宝国:我对外化的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是不是皇帝不重要,他一定要是生活状态很独特的人。如果你们觉得都是一种霸气,那就是一种吧。其实我更关心嘉靖脑子里转的是什么,他从来没忘记他是个皇帝。从片花上看,是这样的,因为片花会选一些外化动作强烈的,有很多面无表情的戏没有选。从春秋起,服装样式和礼仪变化不大。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超越以前自己扮演的皇帝?

陈宝国:超越是愿望,我这个愿望很模糊,霸气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我演的那三个皇帝不是开国,就是中兴,像刘彻是日理万机,而嘉靖掌控的不是盛世是衰世,他每天披头散发,仍然把人权、财权、兵权牢牢抓住,作者最高明的地方就是没有对他有个既定评判。

记者:有人说《大明王朝》是“官场教科书”,你怎么看?

陈宝国:观众层面不一样,《汉武大帝》的收视反馈是有两类主要观众:商界和政界。嘉靖在历史上确实没有丰功伟绩,他抗过倭,用过戚继光。海瑞上书,他要杀没杀,把海瑞留给儿子,这是有政治智慧的。我感兴趣的是复杂的人性,能表现出这个,作为创作者我就很满足。 历史中国古代史严嵩刘和平百越刘彻大明王朝胡宗宪明朝历史剧嘉靖海瑞明朝历史西汉专门史陈宝国

上一篇: 挂了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