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重要成交纪录
作者:曾焱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右下图),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以1.5亿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1.6亿元),不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最高,也创下清瓷在国际拍卖史上的最高成交纪录。目前中国瓷器的世界纪录仍然由2005年7月在伦敦拍卖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保持——2761万美元,约合2.28亿人民币。瓷器一项中,去年比较轰动的成交还有春拍期间由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7852万港币,右上图)以及内地中国嘉德公司的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5280元人民币)。
傅抱石《雨花台颂》画于1960年3月,为大师晚期山水画中的代表作。此画尺幅巨大(70平方尺),是除了《江山如此多娇》之外迄今所见傅氏最大作品,在2006年北京嘉信的春拍会上创下426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为目前画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古画方面本年度似乎没有特别醒目的拍品,相比之下中贸圣佳2006年4月以1650万人民币拍出的陆远《岁朝喜庆图》(125cm×60cm)分量稍重,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高72.5cm),2006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以1.16亿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1.23亿元)。这是中国佛教文物在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古籍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拍品。中国嘉德公司仍然是这一领域的翘楚,2006年两个最高价格分别在它的春、秋两季拍卖会上成交:5卷手绘本清乾隆《金沙江全图》(上图),成交价308万元人民币;另有10卷纸本《六朝隋唐人写经》拍得121万元人民币。但是和古籍善本的历史成交相比,去年的最高价格也只能排在13位。2005年古籍市场倒是表现上佳,有张达善《跋出师颂》手卷(616万元人民币)、程砚秋藏《玉霜戏曲钞本》(550万元人民币,右图)和宋《淳化阁帖第六卷》(396万元人民币)等精品出现,全部进入历史成交的前10名。
2006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会产生了两个历史最高成交纪录: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319万元人民币。此币为呈样样币,目前已知存世仅此一枚,加之品相极其完美,所以拍得如此高价。邮票方面创下成交纪录的则是国邮珍品“小壹元”——1897年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新票一枚,成交价242万元人民币。1989年它曾在美国付拍,以23万美元成交,2003年秋又在内地拍得220万元人民币。
油画市场现在远比中国书画热闹,每逢大拍必破纪录,无人可保半年以上。最高历史纪录前两位都由2006年秋拍的两件拍品创下:徐悲鸿《奴隶与狮》(右图),香港佳士得拍得5388万港币。北京翰海公司拍卖了吴冠中1973年创作的纸上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左图),3795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也是画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格。这两位画家都有大量作品在新加坡等海外华人圈中收藏流通,屡屡拍得高价与这批藏家的参与很有关系。
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高28.5cm),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以1132万港币成交。
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长仅9.5厘米,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成交价格高达3932万港币,为文房用品中罕见之物。
油画市场现在远比中国书画热闹,每逢大拍必破纪录,无人可保半年以上。最高历史纪录前两位都由2006年秋拍的两件拍品创下:徐悲鸿《奴隶与狮》(右图),香港佳士得拍得5388万港币。北京翰海公司拍卖了吴冠中1973年创作的纸上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左图),3795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也是画家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格。这两位画家都有大量作品在新加坡等海外华人圈中收藏流通,屡屡拍得高价与这批藏家的参与很有关系。
此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高2.88米、长6.8米。专家判断其为康熙晚期到雍正初的宫廷旧藏。它集雕刻、缂丝、描金彩漆和宫廷绘画等数种工艺于一体。正面开光配绢本花卉10幅,下有缂丝花卉12幅;背面开光处则是海水云纹五龙腾飞图。2006年5月,该屏风在澳门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以8533万元人民币成交。
代表拍品自然是北京保利2006年11月推出的刘小东巨制《三峡新移民》。它令人吃惊的2200万元人民币高价既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2005~2006这短短一年里的加速度,也提醒我们这个市场正在背离常态。另外在当代部分,沈尧伊1988~1993年创作的连环画图稿《地球上的红飘带》(共926幅及人物肖像8幅)也在北京华辰秋拍会上创下国内连环画原稿成交纪录1540万元人民币。
(本文依据雅昌艺术网数据库资料、相关拍卖公司提供的资料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