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质疑皮草的时候,它已经转身了

作者:王恺

(文 / 王恺)

在我们质疑皮草的时候,它已经转身了0( 2014年1月,丹麦哥本哈根时装周上的皮草秀 )

已经不是那个皮草

到达丹麦的晚上,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第二天,街道上,不少高大的丹麦女人坦荡地穿起了貂皮大衣,在这个寒冷的国家,皮草服装是最好的避寒方式。这种自古以来的传统,到了上世纪中叶,也开始遭受环保主义者的批评。

但是丹麦的皮草生产企业很早就采取了开门政策。丹麦哥本哈根皮草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皮草生产企业,整个产值占领了全球市场的60%以上。说起来很有趣,这个企业并不属于私人,而是1500多家养殖户的联合企业,这些小农场主集合成立了毛皮动物养殖协会,负责动物的养殖水平、动物福利和疾病控制。当然,也负责向社会公关。

协会负责人向我介绍,他们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逐渐采取了合作关系。“我们所有的养殖场是开门政策,对任何想参观的人都开放。特别是针对反皮草人士开放。”在丹麦,凡是关于皮草利用和养殖的法规的立法,都有反对皮草的人士参加。“大家不是觉得动物的养殖条件不利吗?我们就逐步改善动物养殖条件;觉得动物死亡方式残忍,我们就采用了安乐死。与反皮草的人士的互动,是我们的长期工作。”

他们相信公众的判断力。“与其隐藏,不如彻底公开。”

我们本来以为北欧国家尚保存了户外捕猎野生动物的习惯,真的仅仅是幻想。从19世纪开始,传统的养殖行业就大量引进了现代技术,将水貂的养殖全盘工业化起来:这些水貂虽然也是放在笼子里养殖,但是因为要保证一定的动物福利,笼子非常宽大,处于完全的通风状态,水貂本身就需要寒冷的环境,整个空间呈现的通风状态很好,完全就等于户外生活。

询问后才知道,寒冷的气候和良好的食物,是丹麦水貂皮质量优越的保证,它们的平均价格,在世界平均价格的130%以上。我们总以为,传统的农业养殖的水貂皮会更好,可是错了。一是当地气候不够寒冷,动物的皮毛就不够柔软,尤其是短绒毛不多;二是许多散养农户无法保证动物的饮食,反而使水貂营养不良,皮毛质量也就跟不上。

就皮毛质量而言,丹麦的水貂不少都有最上品皮草的特征:丝绸的效果。短毛和绒毛特别多,摸上去光滑而柔软,随手晃动起来,也闪烁着丝绸的光芒,且有47种天然的颜色。最珍贵的有淡紫、白,不过更多的是灰黑,传统的颜色。在丹麦,现代的动物养殖就是一个循环体系:本来很多猪内脏是作为废弃物抛弃的,现在作为饲料使用,这样一来,调动了猪养殖企业的废物利用,使得排泄物大大减少;死亡动物的尸体,则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几乎所有的废弃物都保证利用;丹麦最近的环境保护目标,是让乡村河流里的水在2020年可以直接饮用,1500多家水貂养殖企业,都在监测范围内,他们的谨慎,可以看作对动物保护主义的声明的一种反应:我不出错误,你还怎么办?

包括最后一步水貂的死亡,都采用了安乐死,全部靠输入二氧化碳致死,不会见到动物的激烈挣扎。在丹麦人看来,他们实在是待水貂很仁至义尽,水貂的生活环境比猪、牛、羊都好得多,这些动物的皮,不是也在使用?这是他们觉得最有力的例证——除非你觉得,动物资源不能利用。不过,听说那些笼子里活蹦乱跳的小水貂最后都要安乐死,不由得还是会有几分心疼。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除非世界上一切皮毛贸易都要废弃。

因为觉得自己属于负责任的行业,所以丹麦皮草行业协会很早就在世界范围内销售起皮草,它们的皮草交易中心每年对世界各地的皮草商开放5次拍卖,其中来自中国的买家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占到一多半,不知不觉,中国已经成为和俄罗斯一样的皮草消费大国了。

“最主要的平台,肯定是时装平台。本来过去几年,很多大牌为了避嫌,已经都采用了假皮草来代替真皮草,可是这两年已经开始逆转,不少顶级的品牌都推出自己的皮草系列,因为整个生产机制,已经让皮草反对者没有什么意见可言了。”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感谢动物保护主义者,野蛮的皮草生产方式,在重要的生产国已经废弃了。

新设计下的皮草

过去皮草是传家宝,随着时间的流逝,皮草会增加价值。但是在皮草的生产方式已经改变的今天,丹麦哥本哈根皮草所推广的概念是:皮草是珍贵材料,但是,它的珍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年,丹麦的哥本哈根皮草在全球会与20多个设计机构联系,全球每年有200多个设计师直接用他们的皮草进行设计——目的就是,让皮草不再沉闷在衣橱里,而是彻底时尚起来。

在哥本哈根一个百货商店的停车场里,我们观看了丹麦的一场皮草秀。开始时我质疑,秀场选在停车场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两年,各国的时装秀常有出乎意料的场地选择,可是华丽的皮草和这里的环境是不是不大搭配?很快登场的服装秀,让我的困惑消失了:在一位年轻的女设计师的处理下,皮草不再是华丽的材料,而是一种偏重于自然、质朴的原料,她的设计概念是“解构主义”。皮草不再是大块面出现,而是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在时装上,被解构的皮草或者点缀,或者点睛,都与车库那粗糙冰冷的环境相协调。

有时候,设计师甚至抛弃皮草本身的季节感,将这种材料出现在夏天的衣物上,北欧的明亮而短暂的夏天,也不是特别炎热,所以皮草材料作为某件极短背心的出现,也是可以允许的。几条皮草和丝绸搭配的短衣,勾勒出穿戴者的人体特征,一方面,皮草丧失了其华贵性,变成了日常有趣的材料,另一方面,皮草作为特殊材料的属性并没有弱化,反而时常显示出妖精般的特征。

也许就是因为皮草在北欧的常见属性,设计师们处理起来,都是突出其材料的基本特征。在丹麦时装周的另一场皮草秀上,一位年轻的女设计师将皮草做了染色和拼贴处理,每一块皮草看上去都像水墨画一样温暖和简朴,有些甚至过于消解皮草特征了,在我们看来简直就像一张花床单。模特的风格也不再是冷艳华贵,而是温暖家常风,可却很受欢迎,原来就是因为这种消解,人们找到了皮草的新特征。设计师改变了人们对皮草的观念。

相比之下,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还是将皮草当作华贵材料在处理。因为中国是皮草的消费大国,所以近年的丹麦时装周上,会经常性地请中国设计师参与。几位服装设计师都是中国服装设计界的得奖专业户,看得出他们对皮草的热爱,他们选用的基本都是最贵重的材料,用做领子或者拼接成整块整张出现,基本采用了黑色和褐色的庄重色系。设计师周游走的是复古风,有些长款皮草大衣略带东方式的旗袍韵味,开衩,长及脚踝。另一位设计师王玉涛则突出了皮草的华丽感,几件服装都是整张皮草。整体的皮草大衣使人感觉像是古代的公爵、商人和森林里的猎人又复活了,充满了中世纪的庄严感。相比之下,丹麦的另一位男装设计师就对皮草漫不经心,将皮草和新材料拼在一起做运动服。据说,近年不少欧洲户外品牌也确实将皮草引进,包括著名的品牌SOS,因为皮草的使用功能确实强大,在最寒冷的户外,仍然非常温暖。

最近又看了一场安徒生皮草秀。本来会觉得安徒生童话和皮草距离甚远,可是在丹麦人看来不是如此。哥本哈根皮草设计中心找到了安徒生博物馆的馆长,建议他们可以进行一次合作。馆长告诉我,他们是因为童话元素走到一起的,他们从安徒生童话里面找到了四个故事,包括《豌豆公主》、《小美人鱼》、《夜莺》和《拇指姑娘》。我一听,实在太好奇了,特别想知道如何用皮草来表现这几个最经典的故事。在哥本哈根皮草中心看来,皮草和童话,都是丹麦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能否结合,是他们出给设计师的新难题。

设计师LuluLiu选择了“小美人鱼”的题目,本来大块面的皮草却被她运用得轻巧起来,短夹克搭配下面的皮草所做的海草、波浪和流苏,颜色也是最刺激性的藏红、玫蓝、浅灰和橘色,模特被衬托得挺拔,却是一点不笨重,真正达到了让皮草时尚的要求。在她心目中,这些都是丹麦的海边所看到的日出日落的天空颜色,也是童话的颜色。另一位丹麦女设计师选择了“拇指姑娘”做她的设计母题。这一次,皮草变成了头顶的花朵、点缀的裙边以及俏皮的背带装束,整个的母题被展现得很淋漓,小姑娘在鲜艳的花园里游荡,充满了活力。这些设计,其实和丹麦强大的皮草处理能力有关系,丹麦已经发展出了1000多种皮草处理工艺,这两年发掘出皮草和蕾丝、皮革以及其他创新织物的结合点,旋转编织、环形刺绣和半月图案等新工艺都在里面,这些手工的细节,正是时尚界的新宠。 转型水貂皮草环保时装

上一篇: 舟山海鲜拾遗
下一篇: 人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