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82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油价在绝望中上涨
4天内,国际原油价格反弹19%,布伦特原油价格涨至每桶58美元,虽然去年6月以来跌幅仍高达50%,反弹仍接近了牛市的标准。整个石油业陷入绝望,于是牛市来临。数据可以体现这种绝望:美国闲置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平台多达94个,达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石油业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称将削减开支,将2015年预算支出由260亿美元下调至200亿美元;1月份,得克萨斯州一家私营石油公司WBH Energy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的18个页岩油产区中,只有4个产区的页岩油公司还能勉强保持不亏损。
降准“红包”
央行宣布自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预计或带来9000亿元流动性。随着降准降息PSL轮番上阵,资产价格受益于货币宽松,股债双牛有望延续。降准“红包”最直接将表现在银行业绩上,降准释放的资金可投入高于存放央行利率的领域,预计全行业净利润将增2个百分点。降准还能够缓解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担忧,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周期性也有望探底回升。考虑到大金融板块在上次降息之后涨幅过大,前期机构配置力度小,如化工、油服、煤炭、有色等传统周期品或最受益。
欧洲日本化又一证据
担忧欧元区通缩的投资者买入避险资产,史上首次,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日本。2月3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跌至0.307%,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0.371%。此前,细数全球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1%的仅有两个:日本和瑞士。日本经济连续10年零增长,且物价不断下跌,日本国债受到保守的日本国民的追捧。今年1月,欧元区通胀跌至-0.6%,与欧元区史上的最差纪录持平,市场普遍认为,目前困扰欧洲的通缩力量绝不是暂时的。
暗战央行
截至2月3日,今年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跌幅五度逼近2%,无限接近于央行的跌停容忍度。而每当人民币即期汇率逼近跌停时,人民币境内外汇差往往缩小到40~50个基点,继而套利行为消退,带动即期汇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一个看跌人民币的套利链条浮出水面。套利者通常的做法是,先在香港设立一家“窗口”公司,通过公司与境内企业签订一系列贸易合同,再在贸易项下,迅速将美元汇到窗口公司账户实现套利操作。80多个基点的汇差意味着投入1亿美元,每天至少能创造约80万美元收益。
减持银行股
继社保基金减持工行之后,卡塔尔投资局也于1月底减持农行股份,恒生银行也正在考虑出售兴业银行股权,银行业再次迎来减持潮。投资者对银行板块最主要的担忧集中于资产质量风险,尤其是逐步攀升的坏账率。截至去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29%,第三季度数据为1.16%。单季度坏账增加0.13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最快。包括政策银行在内的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坏账率为1.64%。不过,银行股价只是其账面价值的0.82倍,机构和分析师多认为股价已经反映了坏账预期。 经济消费银行理财投资国债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