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普法宣传为哪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苏 宝珀

本人所在基层,每年要过两次普法宣传日,一次是国家层面的,一次是行业系统内的,这么多年来宣传套路已基本定型,无非就是挂挂普法标语、学学法律法规、发发宣传手册罢了。目前基层单位点多面广、事务繁杂、上级的各类考核任务繁重,往往普法宣传只能落在一两个人身上,很难达到上级“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的要求。负责法制宣传的同志只要将工作台账、学习记录造好,以应付检查即可,至于是否开展了活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对此上下级之间均有默契,不复赘言。至于要上报向企业普法宣传的照片也不难,只需找几家经常办事的企业做“群众演员”,现场摆拍一下就行,有时会多拍几组照片,留作今后上报用。其实,企业刚开始也把政府部门搞法制宣传当回事,经常来咨询反映问题,后来发现活动不过是搞搞氛围,而且发放的宣传手册并不实用,要么是法律法规单行本,要么是内容艰深复杂的工作流程,因此除了行政单位有特别要求外,自然就不再关心参与了。

近年来普法宣传又添了新招——网上法律知识竞赛,上级部门要求人人参赛,得分必须在90分以上,否则年底法制考核会扣分,评比先进单位受影响。当然竞赛题库是有的,但答题浩如烟海,涉及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诸多领域,且很多题目难度堪比司法考试,完全没有结合普法教育目的和行政执法实际来设计,简直就是按考法官和律师的节奏来的。无奈之下,基层的同志们只能见招拆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采取百度搜索考题或Word文档查找关键词的方式,总算化险为夷,顺利完成试题,取得了知识竞赛的一个个高分,但实际又了解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识呢?对部分领导因公务繁忙以及一些老同志因电脑水平不高导致的无法参赛,每次单位都会安排一些年轻人登录他们的用户名、验证码来替考。

今年以来,单位已经组织全员参加了全国、省市、地方以及本系统的法律知识竞赛4次,大家对在忙碌的工作中,还要挤出时间一次次上网答题,颇有看法和怨言,认为: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法制宣传应该接地气、惠民生、注重实效,并非是做一些为宣传而宣传的表面文章。我想,也许频繁参赛唯一的收获就是年底考核不扣分、年终多了一项可总结的内容吧。 来信宣传普法

上一篇: 好东西(821)
下一篇: 农转非与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