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场的风采
作者:杨聃2014年11月,高圆圆出席香港“莎莎妇女银袋日”赛马活动,这项源于1846年的传统如今仍然保留
历史学家怀特的《中世纪技术与社会变革》阐述了一件有趣的事,书中说:想要弄懂西方历史的进程,真正重要的发明不是火药或者印刷机,而是马镫。马镫问世前,手持武器的骑手会从马背上掉下来,而双脚套上马镫后就可以稳坐于马背,于是出现了长矛。伴随着长矛的问世,又衍生了突击战等军事战术,一小股骑兵即可打败步兵部队。法国人马特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了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于是骑士——作为拥有土地的封建阶层就这样诞生了。如之后的历史所示,新的军事精英阶层进而孕育了封建主义。所以怀特的结论是:“一切发明中,马镫的发明是最简单的,而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却无与伦比。”这一推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英国历史评论》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史》分别在1970年刊登了两篇文章,怀疑怀特提到的战役结果是否因骑兵突击战术受到很大影响,交战双方是否有马镫等等。
马曾是表达威严的方式,在王室肖像画的类别中,骑乘像和雕塑占据了特殊的位置。骑手和马的姿势都遵循精确的模式:坐骑的姿势越昂扬,帝王的威仪越盛。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中,拿破仑所骑的战马就是扬蹄奋鬃的姿势。毕竟,从借鉴拜占庭艺术基督圣像的正面画法来表现天赋神权的帝王,到文艺复兴时期,王室肖像的重点从不在于追求形似,而是一种政治话语。比如,亚森特里戈(Hyacinthe Rigaud)为路易十四所绘制的肖像画中,那只“正义之手”的王杖就是权力的象征,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所绘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她的孩子们则呈现出母性的色彩。现代艺术家科海恩德维里(Kehinde Wiley)借鉴提香(Titian)、凡戴克(Van Dyck)等人的肖像画传统,将这种高贵的套路用于“流行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海报宣传上,通过庄严矜持的姿势和装饰华丽的背景来展现贵族的光环。
经过演习和编排,骑手和马共同成就了这门诞生于战场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王权服务的艺术。马术中,起源最早和如今受众最广的运动是赛马。1174年,伦敦马市上首次出现比较正式的赛马活动。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刮起了赛马热,随着贸易格局的调整,赛马和英语一样扎根在了殖民的国家和地区。就像亚述国王喜爱的双轮马战车,赛马也一直受贵族们的青睐。英国王室是英国赛马和育马最大的庇护者,重大赛马活动的颁奖者多是王室成员。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是狂热的马迷,在其政治身份之外,他还是格拉斯一家专业杂志的赛马评论人。
全法首场赛马运动在1776年举行,时值法国大革命前夕,当时动荡的社会对赛马提不起兴趣。19世纪初,拿破仑主张推行赛马运动,加之不久后的法英贵族联合推行,法国成立了第一家赛马协会——巴黎近郊尚蒂伊赛马训练基地(如今仍是全法赛马中心)。自此,赛马逐渐成为王室贵族聚会场所。1863年,拿破仑三世设立了赛马“巴黎大奖”,再为赛马运动推波助澜,它逐步演变为今天的法国凯旋门大奖。赛马运动由贵族阶层逐渐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趣味。1870年,巴黎实业家奥莱发明了赌马彩票,很快便成为世界流行的赛马博彩方式,至今在法国和全世界流行不衰。然而,对于爱马的人来说,赛马本身首先是一种文化。
绝大多数赛马场会员卡的背面都印有“dress code”:入场者须着礼服,否则门卫有权拒绝你进入。所以,女士们怎么会错过这个争奇斗艳的机会呢?《新青年》曾报道的《巴黎之赛马》这样描述:“五六两月,为巴黎赛马之期,附郭诸马场,届时陆续开赛。因是城中景况,较之平常季节,骤呈盛观。……整备新妆之贵妇人,亦于是日毕集,互竞妍丽,以定最终之胜负。次日满城报纸,必详记其实情。巴黎妇女装束,岁有变迁,实以是为其枢纽也。”英国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Royal Ascot)素有“全世界最豪华、最奢侈赛事”之名,女士们的穿着符合淑女的规范,例如裙子不得无肩,不得露腰腹。服装上的种种束缚豁免了帽子选取的自由。如此一来,赛马场上吸引眼球的除了头马就是标新立异的女士礼帽了。
香港赛马会赛马事务执行总监利达贤
除了英国、法国之外,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澳门。香港的赛马运动始于1841年,当时英国人刚抵达就开始疏通清理港岛北岸一片疟疾为患的沼泽,随后开发成马场,自此马场运作至今,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了数年。
1884年,香港赛马会成立,如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初期每年在农历新年期间举办一次赛马,马会只负责主办赛马活动,投注业务则由私人会所经营,马会仅从中抽取佣金。“1971年是转折的一年,马会由业余转为职业赛马机构。1973年,香港政府批准马会开办场外投注服务,以解决非法外围投注问题。”香港赛马会赛马事务执行总监利达贤告诉本刊。
2000年,为了将香港赛事提升到国际水平,马会试图用极富吸引力的奖金将优质的马种引进香港,初见成效。然而,如今马主在海外选购马匹时面临的汇率影响,使价格提升了20%到30%。再次调整奖金额度后,平均每场奖金额度为130万港元,这让香港成为全球赛马奖金最高的地区。“在没有育马业的支持下,香港只有约1200匹现役马匹。全球马匹的总成绩表——‘浪琴表世界马匹年终排名’上我们有21匹赛马上榜。虽然马匹数量和赛马大国比有些差距,但以上榜马匹来说,与另一赛马大国法国并列第五位,成绩略逊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英国。”利达贤说。
现役的竞赛马匹饲养于沙田马房,约840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包括助理练马师、策骑员以及检疫员等合力确保所有马匹保持最佳的状态。由于香港寸土寸金的地价,马房也是“高层公寓”,住在楼上的马匹需由斜径上楼,这也算个香港特色了。利达贤表示:“要提升赛马水平,翻新沙田的训练设施亦是重要一环。马会投资超过5亿港元,为已服务36年的马房增添包括节能设施在内的现代化设备,其中6幢三层高马房的翻新工程已全部完成,而余下14幢两层高马房的相关工程也即将展开。”
基于配套的马匹检疫及马匹医院设施,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马术比赛的场地设在了香港沙田马场。马会的赛事化验所是香港唯一获得认可,能够对马匹进行药物检查的化验所,也是亚洲区唯一获国际马术运动联合会(前国际马术联盟)指定的复查参考化验所。除此之外,香港赛马会一直在培训专业赛马人才。“马会开办的赛马专业培训课程已超过40年,历届毕业学员中,众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骑师、练马师等专业人士,如告东尼,曾经是香港6届的冠军骑师。”利达贤说。见习骑师课程内容涵盖骑术、马房管理、体能训练、财务管理以及传统学术科目,资历获得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认可。
近年来,从见习骑师训练学校训练出来的骑师,不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例如蔡明绍。2008年,他于港首次上阵即胜出头马,同季胜出43场头马,打破见习骑师单季胜出最多头马的纪录。2011年他凭赛马“加州万里”获香港杯冠军,成为香港赛马会培训出的首位在港胜出国际一级赛事的骑师。另外,现任24位练马师当中,一部分的前身均为马会训练的骑师,继而晋身为练马师。“挂靴后的告东尼成为了练马师,还赢得了两届冠军练马师的荣誉。”利达贤补充道。
马术运动原本就有深厚的贵族受众基础,自然吸引了众多奢侈品和时尚消费品牌的拥趸,如钟表品牌浪琴表、爱彼表,汽车品牌宝马以及服饰品牌Kent & Curwen等都和香港马会达成了合作关系。“浪琴表已第三年赞助香港国际马术赛事,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马术及平地赛马运动的赞助商。”利达贤说。事实上,马术这项运动也催生了时尚,积家为了防止马上运动的冲撞,研制了可翻转的表壳;香奈儿为女士优雅骑马设计了女士裤子;还有像拉尔夫劳伦这样以马术为根基的美国中产阶级品牌。利达贤说:“对赛事而言,不同的品牌能为赛事注入不同的新元素及动力,增强了赛马的吸引力,提升投注额及入场人次,活化了赛马行业。” 香港赛马香港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