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

作者:李晶晶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0( 芭芭拉·赫顿 )

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1912~1979)旧藏的卡地亚天然翡翠珠项链被单独陈列在展柜中,估价待售。浑圆晶莹的翡翠珠子表现出上乘质地之美。色——浓而不悍、柔而不薄、润而不腻,郁绿柔亮。往来看客,在它面前,无不驻足停留,发出溢美之词。这景象犹如翡翠项链的主人芭芭拉·赫顿的人生。

用“传奇”形容赫顿绝不为过。赫顿生于1912年11月14日,是美国零售业巨头伍尔沃斯百货公司(Woolworth)创始人弗兰克·伍尔沃斯(Frank Winfield Woolworth)的外孙女。6岁那年母亲埃德娜·伍尔沃斯(Edna Woolworth)自杀,父亲富兰克林·赫顿(Franklyn Hutton),纽约投资银行和股票经纪行赫顿公司的创始人,遗弃了唯一的女儿。因此,赫顿由保姆带着,生活在不同的亲戚家。童年的不幸,使她的个性极其内向,无法与同龄人沟通。1933年,20岁的赫顿继承了母亲的巨额财产——1.5亿美元,她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同年,赫顿与格鲁吉亚王子亚力克西斯(Alexis Mdivani)成婚,其父特意为她在卡地亚订制了一条翡翠项链作为结婚礼物。赫顿婚后一直将之细意珍藏,并选择了在21岁生日派对上首次佩戴并公开展示。此项链在Mdivani家族珍藏逾50年,直至1988年才首次现身拍卖场。当年此项链以200万美元(约1560万港元)天价成交,轰动一时,成为全球最高拍卖成交价的翡翠首饰。6年后,此项链再在香港上拍,成交价飙升至420万美元(约3300万港元),升价逾一倍,亦再次把翡翠首饰的成交价推至另一高峰。时至今日,此项链仍然被誉为拍卖史上最贵重的翡翠饰品。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珠宝部亚洲区主席郭进耀说:“一般而言,成就一条上乘的翡翠珠链须切割比珠链本身多至三倍的珠子以供挑选,而若要质色均配,珠子必须源于同一块原石,因此耗料极多,矜贵难得。由于娇好的老坑翡翠石材珍稀,体积往往不大,因此能打造的翡翠玉珠直径一般只限于5至10毫米,而此项链上的27颗硕大的玉珠直径至少有15.40毫米,最大的一颗更达到19.20毫米,且颗颗浑圆匹配,如葡萄般晶莹欲滴,分量惊人。”

“老坑”主要用来形容翡翠的颜色,这种浓绿色分布均匀,浓度高而且鲜艳,一般质地较细,不一定很透明。假使它透明度高,水分充足,会使翡翠的颜色质感更好看,行家称为起莹,鲜艳夺目。上乘的“老坑”翡翠多产自缅甸中部的帕敢矿区,作为贡品传入清皇室后备受清室历代帝皇及皇后钟爱,成为身份的象征。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1( 天然翡翠雕观音 )

2010年纽约苏富比拍卖的一条翡翠珠链上共30颗直径由13.40至13.30毫米的翡翠玉珠,正是来自清廷的朝珠,乃清末民初时印尼华商黄仲涵从北京珠宝商人铁宝亭处购入。与之相比,这条来自芭芭拉·赫顿旧藏项链上的翡翠玉珠,无论色泽、质地、水分和大小,均比黄仲涵的朝珠项链有过之而无不及。

铁宝亭,人称珠宝大王,熟悉的人管他叫“铁板”,一般人加个“老”字,叫“铁老板”。此人当过北京市珠宝业同业公会的会长,回族人,过去京城里的太太小姐们都以拥有从他那儿买来的首饰为荣。他的买卖不仅在当时同行业中全国第一,几十年后他的后代在海外“出货”,亦是举世震惊。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2( 芭芭拉·赫顿藏品 卡地亚天然翡翠珠项链 )

当时珠宝生意的传统做法,是从缅甸和新疆一带进货,然后在北京和山西销货,因为北京官僚多,山西财主多,银号、钱庄多。清末翡翠装饰在民间普及起来,光绪年间我国各大城市都有翡翠专业市场和翡翠作坊,主要集中在昆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的翡翠市场规模大。北京既有国外进口的翡翠,又有缅甸向清政府进贡的高级翠料。在清王朝覆灭民国成立,新旧政权交替和军阀混战的那段历史时期,京城珠宝翡翠市场特别活跃。铁宝亭早年向王府兜售珠宝,改朝换代后变为从王府大院里收货,然后出售给南方的买办们,所以他手上的东西,很多都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30年代时他已是腰缠万贯。有推测,当年铁宝亭把翡翠朝珠改制成两条顶级翡翠珠链,最后都流传到海外去了,赫顿旧藏的这条翡翠珠链就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此项链更体现了卡地亚上世纪初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当时翡翠在西方国家崭露头角,部分高级珠宝商如卡地亚旋即在其创新的设计中倾注刻面翡翠的元素,表现出另一个层次的奢华。当时卡地亚为此串翡翠珠链设计了红宝石镶钻链扣,其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大胆的红绿颜色对比,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的装饰艺术风格,也凸显了翡翠优雅的韵味,惊艳动人。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3( 天然翡翠手镯 )

郭进耀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受委托于4月7日在香港举行的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春拍中,呈献来自传奇名媛及著名收藏家──芭芭拉·赫顿旧藏之天然翡翠珠项链。此串项链被誉为拍卖史上最贵重的翡翠饰品,这条翡翠珠项链蕴含了从中国清末,以至上世纪初西方上流社会的显赫历史和故事。”

令人瞩目的婚礼和昂贵耀眼的珠宝,并没有让这段婚姻维持下去。两年后,赫顿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同年与第二位丈夫——一个伯爵结婚。似乎赫顿对贵族有着特殊的偏好,她给伯爵生下了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名叫兰斯。但这个伯爵经常对她施行家庭暴力,导致她住进医院。并且骗走了她大量的钱,逼她放弃美国公民身份。从这个阶段开始,芭芭拉染上了毒品。离婚后,芭芭拉离开了纽约,来到加利福尼亚。“二战”爆发了,在加州的芭芭拉非常活跃,她捐献了大笔财产给军方。那段时间,人们暂时忘记了她婚姻的失败,给了她很高的赞誉。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4( 翡翠刻凤形发饰(香港苏富比拍品,1989年) )

赫顿与许多艺术家、王子和公主游刃有余地交际,正如在查尔斯·德·贝斯特古(Charles de Beistegui)1951年于威尼斯举办的“世纪舞会”中,能遇到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或者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然而让她成为传奇的,无疑还是其对珠宝的挚爱……梵克雅宝曾为这位社交名媛打造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是钻石头冠,它由22颗华美的梨形钻石——其中3颗分别为54.82克拉、21.49克拉和21.62克拉组成,这件光华璀璨的作品是赫顿对珠宝无上热情的明证。她身体不适时曾邀请皮埃尔·雅宝(Pierre Arpels)前去卧室探望:当时她卧病在床,正靠在枕上休息,头上仍戴着这件头冠。

赫顿购置珠宝时从不考虑价格,因此购买了无数可以与皇后、公主匹敌的珠宝。比如从不离身的世界上最大的圆形钻石“帕莎”;罗曼诺夫王朝祖母绿项链,项链构建出三个独立的部分,可转化几种不同的方式来佩戴,领颈饰分离,也可以分为两条项链,下方的祖母绿水滴形坠饰也可单独拆卸下来作为吊坠使用;曾属于葡萄牙女王的红宝石项链;曾属于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珍珠项链。佳士得拍卖行曾经在1994年拍卖了她的珍藏,其中包括她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Vladimir)大公妃手中购得的祖母绿皇冠,从卡地亚购得的与温莎公爵夫人“老虎头眼镜”同一系列的缟玛瑙祖母绿黄金“老虎”耳饰及胸针,以及同样出自卡地亚的重达71.57克拉的老坑翡翠戒指。在30年代的欧洲,除了赫顿,几乎没有一人将这来自东方的神秘宝石作为珠宝收藏。当然,她最著名的收藏是一条曾经属于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的钻石项链。这些绝美饰物的陪衬,让赫顿每一次出现在舞会上都如明星一般,照亮了整个夜晚。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5( 翡翠镂雕花叶胸针(香港苏富比拍品,1991年) )

赫顿一生经历了七次婚姻。她的这些丈夫大多是贵族,其中三位有王子头衔,一位伯爵,一位男爵。她挑丈夫的另一个条件是拉风、有名。她的丈夫里,有F1赛车手、网球明星、电影明星、外交官……但是几乎每一位都从她这里要走了巨额的赡养费。她拥有这个世界最华美的豪宅,但却只能在酒店的房间里安然入睡。她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几乎是最好的戏剧故事。

1972年,她唯一的儿子死于空难,这彻底摧毁了她。从此她疯狂地花钱,财富也迅速缩水,她一直信任的律师所做的一些血本无归的投资也促使她不得不出卖固定资产和收藏品用以度日,但她依旧经常性地为奇怪的想法一掷千金。她最后的岁月在酒店里度过,66岁那年死于心脏病。她死后,清点她的财产,发现仅仅剩下3000美元。

芭芭拉·赫顿的珠宝人生6( 清  翡翠镶钻刻双蝠花叶胸针(香港苏富比拍品,1992年) )

(文 / 记者      李晶晶) 首饰珠宝人生芭芭拉玉赫顿缅甸翡翠翡翠戒指卡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