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菲国防合作新磋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3年9月18日,美国和菲律宾海军在菲律宾三描礼士省举行联合两栖登陆演习
)
3月10日,菲律宾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与美国在第六轮驻军问题会谈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就《加强防务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多项条款达成了共识。该协议将允许美军扩大在菲轮换驻军的规模,并延长驻军时间。据称,第七轮会谈将于3月底在马尼拉举行,届时双方将对协议作“最后磋商”。
增加美军在菲军事存在的协商始于去年8月,由于在管辖权上存在争议,协商一度陷入停滞。“1987年的菲律宾宪法曾明令禁止外国军队在菲设立基地。美国也因此于1991年从克拉克空军基地撤军,并迁走了苏比克湾的海军设施。但随着安全环境变化,菲政府重新考虑美军在菲驻军问题。2001年底开始,大约500人的美国特种部队进驻菲南部地区,提供反恐训练和援助。但他们入驻的是菲律宾武装部队的基地,并未自己设立基地。”美国西蒙斯学院教授阿布扎(Zachary Abuza)告诉本刊,“而这次美军将进行‘战略部署’,而非‘联合训练’。菲方不愿美军独立控制基地,但美国不愿让步,美国还希望协议的有效期长过阿基诺三世的任期。这需要获得菲律宾立法机关的同意,也带来了政治压力。”
不过,尽管“两国关系复杂多元,却并不受限于军事领域。虽然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市场,但美国仍然位列第三”。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奥图斯特(Maria Ortuoste)告诉本刊:“这虽不能说明美菲关系多牢固,但历史、经济和社会往来的确具有平复其他问题的效力。”
事实上,两国“求同存异”的决心,更多还是来自对中国实力日益增强的戒备。“虽然近期大力发展军事,尤其是海军,但菲律宾的威慑力距离与中国抗衡还是差很多,甚至连一支可靠的常规海岸巡逻队也派不出来。”奥图斯特说。至于美国,“因‘重返亚太’战略,他们希望进一步在西太平洋地区展现其强劲的实力”。阿布扎说。
去年11月,台风“海燕”更是成为双方增强合作的契机。“海燕”重创菲律宾后,美国率先做出回应,短时间内向受灾严重地区输送了大量人力、设备及资金援助。菲外长称,灾难证明了菲律宾对于美国军力的需求。“‘海燕’让菲律宾人看清其军事能力之弱,他们的求助与美国利益恰好咬合。”阿布扎说。随后,停滞的协商出现进展,协议的重点是位于马尼拉西南处600公里的巴拉望岛,菲海军正在扩建的奥伊斯特湾地处该岛中部,直面中国南海,距离南沙群岛仅160公里。美国在当地保持军事力量,将对中国形成直接威胁。
但是,这一利益交集毕竟只是双方整体外交政策的环节之一。“菲律宾需考虑清楚此做法带来的影响,比如与中国的关系、就南海问题谈判的可能性,以及自己对《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遵守承诺。”奥图斯特说,“另外,虽然该国将南海问题视为优先议题,但这其实并不太可能改变现存的地理事实。所以,双方合作关系的一大考验在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关注会停留多久?当年,‘9·11’使美国将政策偏向放在了‘反恐’之上,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随之而来;如今,俄国对克里米亚采取的行动无疑又引发了美方关注。有消息称,许多美国政界人士都希望政府在应对俄国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些声音是否将在2015年成为主流,都将是菲方决策者需要密切关注的。”
(文 / 记者 邹珊) 磋商美菲合作菲律宾南海国防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