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污染关进监控的“笼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杭州 昝爱宗)
关于污染难治,我有一个治理的设想,其成本不高,也方便操作:对于城市里的污染企业如钢铁、化工、制药、皮革、塑料、造纸、纺织等,由当地省、市(地)两级政府设置一个实时监控系统,并通过互联网实时直播监控数据。
多年前,我曾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和制药厂了解污水处理情况,发现虽然一些企业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但多数是装样子的,并不实时运转,因为运转是需要成本的,如电力、人力、设备损坏和维护。只要企业是处在生产状态,就必然产生污水,甚至还污染空气,其中的污水往往是直接排入河流。在没有环保相关法律及措施之前,企业是“先污染、后治理”,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但现在不行了,污染在上游,下游的人就深受其害,报载杭州自来水2013年下半年出现严重异味,半年多时间都没有找到具体原因,这说明查处难度很大。杭州自来水来自钱塘江下游,而钱塘江中游和上游沿岸多是化工厂、造纸厂,以杭州县级市建德、富阳两市为多,一旦化工污水未经处理流入钱塘江,下游的杭州市民就要喝“毒水”。所以,一定要严格监控企业,不能只相信他们报上来的“指定”数据。
我建议的网上监控污水处理相对就比较容易实施,而且成本低,只要在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转及控制系统安装一个实时监控摄像头,或系统内开机运转状况与互联网联网,然后把摄像头及联网实时数据直接连在当地政府及环保局政务公开网站上,或专门建立一个环保实时监控网站对公众开放,当地居民及政府部门可以随时查看,这就像城市繁华街道处处安装的治安监控摄像头一样,污水处理实时监控摄像头就相当于环保“治安摄像头”,同步上网防止企业不开机——成本不高,比起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简直是天壤之别。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周边的一些灌木丛、荒草地、空心树木、野草沟等都被整齐划一,规划成标准的公共绿地、公园和房子,或者停车场,以为这些标准的场所就很美观,岂不知这些荒野之处,本是雀鸟、昆虫、松鼠及各种林中飞鸟的自由栖居地,这些野生动物有其天然的活动场所,这些地方往往就是它们的家园。人类赶走了这些朋友,那么居住的环境就不真实、自然了,而且还可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政府部门一定不要轻易决策填平灌木丛、野草沟和低洼湿地,不要轻易砍伐树木,把落叶、野草都打扫得一干二净,要知道这些野地比人工规划、建设的园林草地要美上几百倍,荒草地、野花园也比人工花园有价值得多。 水污染关进监控笼子摄像头污染环境污染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