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勒斯传

作者:薛巍

威廉·巴勒斯传0( 《巴勒斯传》 )

在“垮掉派”作家中,威廉·巴勒斯的人生最为多彩,他是上世纪7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发言人,80年代又被贴上了朋克教父的标签,在1997年去世前他又成了演员和画家。巴勒斯的一生也最“为人不齿”:他是同性恋和瘾君子;是不称职的父亲和不孝顺的儿子;他厌恶女人、热爱玩枪和饮酒;是伪科学和邪教的领袖。但他也是安迪·沃霍尔等人都很崇拜的一位著名作家。

巴勒斯1936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学过一阵子医学,入读过布拉格外交学院,又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心理学,在哈佛大学和墨西哥城学院学习人类学和考古学,做过广告文案、驱虫人和私家侦探。据说他这都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会受到鄙视的身份。

1943年,巴勒斯到了纽约,进入了“垮掉的一代”的圈子。《请叫我巴勒斯》一书作者迈尔斯说,凯鲁亚克和金斯堡那时还不知道巴勒斯是同性恋,把他跟琼·佛玛撮合到了一起。1951年,在一个朋友家里,巴勒斯让佛玛把一只酒杯摆在她头上,他从大约9英尺之外开枪射酒杯,结果子弹打中了佛玛的额头。她那年只有28岁。巴勒斯崩溃了,但很快他就听了律师的话,说这是一起意外。结果巴勒斯只被关押了13天。巴勒斯认为致使他开枪打死他妻子的是附在他身上的恶魔。为了赎罪和驱魔,他开始写作。

巴勒斯的魅力部分源于他的外表。虽然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很吓人,但他公开现身时总是整齐地穿着西装,就像一位克制的银行职员或严峻的葬礼主持人,毕竟,他出身于上层阶级,家里有仆人,直到50岁时每月都能从父母那里领到零花钱。

巴勒斯1959年出版的《裸体午餐》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裸体午餐》本来是巴勒斯写给金斯堡的一封封长信,金斯堡对它做了编辑,给它取了书名——他误把文中的“裸体欲望”看成了“裸体午餐”。可以说,没有金斯堡就没有《裸体午餐》,没有《裸体午餐》,巴勒斯就只不过是一个像喜欢枪一样喜欢男孩的瘾君子。

威廉·巴勒斯传1( 威廉·巴勒斯 )

《裸体午餐》的写作使用的是“剪裁法”:从兰波的诗集和《纽约时报》中加以挑选,对段落重新加以编排。巴勒斯说这样是为了创造出文本之间超维度、辟邪的亲缘关系,这样才能释放出文学真正内在的魔力之光。美国评论家彼得·施杰尔达说:“我怀疑没几个读者能够读完这部剪裁体小说,但是所有浏览过它的人都会记住一些嗡嗡作响的句子。”

美国作家杰里米·莱巴格说:“如果说凯鲁亚克是垮掉派随心所欲的天使,金斯堡是他们的拉拉队长,巴勒斯则是永恒的破坏者。”巴勒斯曾写道:“我命令发起全面抵抗。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占领现实工作室,夺取他们恐惧、死亡和垄断的宇宙。摇滚不良少年在世界各国的大街小巷横冲直撞。他们冲进卢浮宫,往蒙娜丽莎脸上扔酸液;他们打开动物园、疯人院、监狱;用气锤砸破总水管;撬开客机厕所的地板;开枪打碎灯塔上的灯;把电梯的钢索接在一根细细的电线上;把下水道改装成供水管……他们还把吱吱叫的猪群赶进证券交易场;在联合国总部的地板上拉屎,用合同、契约、重要文件擦屁股。” 威廉裸体午餐巴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