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翻译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俏到)
经过最近20年的狂热修炼,西片爱好者都在无意中练成了一门绝技:以语速秒懂屏幕下闪现的行行字幕,却从不遗漏电影画面的任何细节。我惊讶于人的潜能如此巨大,能令视觉与思维的配合天衣无缝,令外语听力极度贫乏的我们凭着中文字幕看懂每部西片,且毫无迟滞脱节之虞,完了还能精准细致恰到好处地点赞或吐槽。每思至此,我总要在内心深处向那些勤勤恳恳的字幕翻译组致以崇高的敬意。
翻译组是个光荣的职业,带给我们免费的语言馈赠。最近的印象是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翻译组,既有混搭调笑如“伟哥中的战斗哥”,也有机智霸气如“我不需要那些不如我的人对我的肯定”。久远一点的则有《魂断蓝桥》翻译组,其片名与女主角费雯丽同样光彩照人。早就听说这电影的原名直译只是毫无花头的“滑铁卢桥”,幸亏上世纪40年代某个影视界以外的女士给出了“魂断蓝桥”的翻译方案,从此令这部原本在美国寂寂无名的影片跨境大热。同样是引进外援,对翻译界的提升效果明显胜过足球界。
可是,蓝桥究竟是什么桥?古文翻译组告诉你:这是陕西蓝田县兰溪之上的一座桥。唐代小说中,秀才裴航梦到“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的诗句,之后在蓝桥仙窟这个地方遇到了仙女云英,两人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先成婚后成仙,过上了幸福生活。这种童话故事自然不可当真,但蓝桥和蓝田仙窟还是就此成了古代闷骚型书生的无尽向往。相信历代书生们寒窗苦读的间隙,都填补着很多关于蓝桥、仙窟以及美女的幻想。
根据裴书生回忆,他梦到的神仙宫就是后来经历的蓝桥仙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么?当然不是,那是色情场所。唐人之“窟”在翻译组眼里,相当于某些会所某些天上人间。比如初唐张文成的小说《游仙窟》,说自己途经神仙窟,受美女十娘款待,宿夜销魂而去。古文翻译组说它题为“游仙”,看似风流艳遇,实则嫖宿一夜,好比某些人在大规模扫黄前专程赴东莞“出差”,非常刺激但也非常低级趣味。无需翻译组出手的,是小说中有一节描写男主角要和美女赌筹,说“十娘输筹,则共下官卧一宿;下官输筹,则共十娘卧一宿”,左右都是男人不吃亏,这种小伎俩还真是古今男人无师自通得很。
张文成的这篇“窟”小说是初唐畅销书,其在生之年便漂洋过海流传日本,惜不知这对日本后来的录像事业有无启蒙影响。相比之下,中国人还是保守,以致这篇“窟”小说并未在大陆保存下来,直到清末才从日本传回中国。幸亏初唐时期的日本还在使用汉语,彼时不需要把它从中文版翻译成日文版,否则还要麻烦清朝末年的翻译组——虽然翻译组可能不嫌麻烦,但那么多市井的语言,先中译日、再日译中,就很可能失去了本来面目。没了市井的底子,就少了批判性阅读的价值,私心想想,岂不可惜? 翻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