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哲人二)
我与徐洪勤结识于一家户外坛。因他要参与版主竞选,网站要求竞选者公布自己的博客地址。有篇博文里配发了一张他妻子站在桃花林下的照片,说花下人还以为自己艳压桃花,其实她不知道这个年纪已是败柳残花。说实话,这朵他眼里“残花”的轮廓里还是有些妩媚。私下里向他咨询骑行青藏线的注意事项,最后他又另行交代说尤其在户外,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别凡事都能指望上别人。我深以为然。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似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关系并非是表现出的那么紧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城池,不到干涸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底下藏的是什么。
几个月后被他拉进一个以“no pp,no way”为主旨的QQ群。群里多半既是户外运动热衷者又是摄影爱好疯子,能够从一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开始聊起,然后到焦距再到曝光时间逐一点评,也有争论颇为激烈的时候。某天我上传了一张用手机拍摄的图片,结果被一众疯子批到体无完肤。徐洪勤在一旁幸灾乐祸,倒是一位叫茉莉的网友私下发来一个安慰的表情,她说别介意,其实这个群进人审查严格,只有管理员才有权力拉人,并且必须知道对象的真实姓名和职业,因为认真所以苛刻。与茉莉第一次私聊的唯一一句话是我家那谁回复的:有友如此,朕心甚慰。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间茉莉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背景是一座漂亮的欧式别墅,却有着一副沉重紧闭的花架门。我的感觉是犹如她身处城堡,关隘一重却无法冲破那扇阻碍拥抱她想要的拥抱。后来才知道我的感觉真的与她想要表达的十分契合,此后她便叫我师父,称呼我家那谁师娘。因为有了师徒的名义,与她之间的话题渐深,知道她这些年一直在考证,婚后的6年里她上班之外看书考试,之后还是考试再看书;老公上班上网,再就是与一班驴友行遍大江南北。6年里的两个人过得平静而平淡。她说不知道哪天起自己忽然想要一种鲜活的生活,想要一种轰轰烈烈、死去活来的爱情⋯⋯她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我扮不了知心姐姐也装不了情感问题专家。我家那谁得知茉莉的事后一脸错愕,怎么样才算是轰轰烈烈,能够被人写传并留传于世?于是感慨水乡的女人真是外柔内烈。我这才迟钝地想起徐洪勤也是乌镇人⋯⋯果然,茉莉是他姨夫的侄女,但是他真的爱她。我真的相信这种婚姻中有能够让人疼到心底的迷恋。我问他是不是茉莉的第一个男人,他肯定地说是,接着犹豫了一下问,师父茉莉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我告诉他别乱想,你们的故事还没来得及发生,别人哪里有资格横插一脚,不是你有多强大而是没人比你更疼她。我心有些生怨,是你们嫌乌镇的冬天不够冷,还是觉得我衢江水深不足寒?我有些后悔认识他们。 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