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那么多天才?

作者:薛巍

哪来那么多天才?0达林·麦马翁

天才是非常罕见的。叔本华说一亿人中有一个天才。在这方面,这位悲观主义者哲学家可能过于乐观了。在说明“学而知之者”与“生而知之者”的区别时,叔本华写道:“学而知之者的知识是学到的;天才是我们从他那儿学习而他未曾向别人学过的人。”天才不仅令人目眩神迷,而且他还是奇迹,他的存在无法用自然规律和科学研究来加以预测和解释。

叔本华还区分了天赋(Talent)和天才(Genius)。“有天赋的神枪手能打中别人打不中的目标,天才神枪手是能打中别人看不到的目标。”天赋比不过天才,但是天才也离不开天赋。瓦雷里说:“没有天才的天赋很稀松,没有天赋的天才空空如也。”莎士比亚每天都是天才,普通作家状态好的时候才算有些天赋。

如果要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天才是改变了我们聆听、看待、思考世界的方式的人。如今,“天才”显然太泛滥了。1999年,《绅士》杂志做了一期天才专刊,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天才年代”。他们列出的天才包括演员迪卡普里奥、篮球运动员艾弗森、设计师汤姆·福特、外交政策权威扎卡里亚、厨师托马斯·凯勒、亚马逊的贝佐斯等人。《时代》周刊近期出过一册专刊,叫《天才的秘密:发现才华的本质》。该刊说,不仅爱因斯坦是天才,卡达姗、安吉丽娜·朱莉和嘎嘎女士也都是天才。他们用六页的篇幅描写喜剧明星科尔伯特的天才,莫扎特则只写了一段话。

美国作家约瑟夫·爱泼斯坦说:“我见过六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我看来,他们都算不上天才。三位获得经济学奖的都非常自信、聪明,但对人生之谜没什么体会。另一位获得物理学奖,但他只愿跟我聊莎士比亚,对此他的观点很普通、很无聊。还有一位是生理学奖得主,在我看来,他出了实验室就一点也不敏锐了。最后一位是文学奖得主,他最高深之处是搞砸了他的个人生活。要知道,1949年的医学奖得主是葡萄牙医生莫尼斯,他的获奖理由是研究出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达林·麦马翁在《神圣之愤怒:天才的历史》一书中说,西方人的天才观在18世纪发生了转折,那时“天才”一词才获得了现在的意义。古代的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天才”——守卫或陪伴他的神灵。伟人是受到伟大天才祝福的人。罗马人说恺撒是天才,他们只是承认恺撒背后的守卫者很强大。到了世俗时代,西方人开始认为,人不仅拥有天才,而且就是天才。

哪来那么多天才?1《神圣之愤怒:天才的历史》

在特定的年代,天才会出现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在古希腊,主要的活动是哲学和艺术。在古罗马,主要的活动是远征和行政管理,能算上天才的只有恺撒和奥古斯都。在中世纪,赢得天才名头的是虔诚,强调禁欲苦行和牺牲自我。在文艺复兴时期,天才们是那些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从18世纪起,科学天才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当代,主要的活动是发明,由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团队活动,今天缺乏公认的天才。

如果你以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你可能就不是。王尔德1882年访问美国时,在海关对工作人员说:“除了我的天才,我没什么需要申报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宣称,犹太人只出过三位天才:耶稣,斯宾诺莎,还有她本人。她在《艾丽斯自传》中借她的助手艾里斯之口说,她一生中遇到过三位天才:怀特海,毕加索,还有斯坦因。爱泼斯坦说:“王尔德和斯坦因都远非天才,他们拥有的只是宣传自己的天才。” 哪来叔本华天才那么